7. 組合
這也是很常見的一種創意手法,適合兩種及多種元素之間建立聯系,即用一個元素重復排列、堆砌組成另一個元素的外形,或者用這兩個元素組合成其他圖形。比如用一堆小籃球組成一個奶粉罐,或者用一堆奶粉罐組成籃球圖形,又或者用一個籃球加幾個奶粉罐組成一個太陽圖形等等。
如何換一個角度想創意?
同一個事物,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它,能看到完全不一樣的結果,比如設計師。
設計師眼中的設計師:
普通人眼中的設計師:
客戶眼中的設計師:
你是不是也時常聽一些創意大咖說,如果腦袋空空沒什么想法,或者遇到了瓶頸想不出好創意,那就換一個角度想想定能柳暗花明。這話說來容易,但要怎么換角度呢?有哪些角度可以換呢?今天蔥爺就來把這個問題給解決了。
1. 換一個視角
即更換觀察、拍攝具體事物的角度,我們最常用的角度是平視和正視,這樣的角度能比較真實、有效地展示某事物,但也會因為過于常規而缺乏新意和沖擊力。
所以,我們可以嘗試換一個角度,比如換成俯視、仰視或者是背視等,便可以發現事物的另一面、另一個角度的視覺體驗。比如下圖是某汽車品牌的天窗廣告:
下圖是甲殼蟲汽車的廣告:甲殼蟲的世界。
以上兩則廣告都是采用了汽車廣告中很少用到的仰視構圖,讓人眼前一亮。這一方法還可以對二維作品,或者是只有局部的做法來開腦洞,把其當作成三維、完整的作品來看待。
2. 換一個立場
在做商業設計時,我們習慣站在品牌方的角度來與消費者溝通,比如說某某產品有多牛,有幾大優點,所以在這種思維的基礎上我們就會圍繞產品來做創意,使產品在視覺上能體現出它的賣點,比如下面這則殺蟲劑廣告。
△ 該品牌殺蟲劑的效果好比瞬間噴出無數本打蒼蠅的書。
而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比如站在消費者的角度,思考這個產品對他們有什么用,能幫他們解決什么問題、帶來什么改變?那么我們就能想出以消費者為核心的創意。比如殺蟲劑可以幫助我們睡得更舒適,所以在下面這則廣告中,蚊子變成了被子上的圖案。
我之前還見過一則殺蟲劑的廣告,是直接把殺蟲劑的噴霧比喻成了一張蚊帳,也是站在消費者角度想出的創意。
或者我們還可以站在產品使用對象的角度,比如殺蟲劑的使用對象是蚊子,它們是怎么看待這款產品的呢?在下面這則廣告中,蚊子特別沒骨氣地選擇了自殺。
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站在與用戶、產品、品牌相關的其他元素的角度,比如下面這則殺蟲劑廣告是站在以蚊子為食物的青蛙的角度,由于蚊子都被殺死了,所以青蛙只能通過求職來尋找食物。
更狠的是站在競爭對手的角度來做創意,比如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之間的互撕:
3. 反面訴求
在商業廣告中我們最常用的是正面訴求,因為這么做能更直接地把產品的特點或優勢表達出來,但是有些產品使用正面訴求的話很難想出比較有趣且新穎的創意,所以這時我們可以嘗試從反面訴求來想。
比如下圖是我幾年前為移動 4G 做的一組創意廣告,就采用了反面訴求。4G 快不好表現出來?那就表現沒有使用 4G 的手機速度慢唄,以至于發一個微信表情都用了好多年,當對方收到的時候表情都老了,所以趕快用 4G 吧。
還是殺蟲劑廣告,由于沒有用該品牌的殺蟲劑,以至于男主人的美夢都被蚊子破壞了。這也是反面訴求。
4. 逆向思維
逆向思維是對司空見慣的似乎已成定論的事物或觀點,反過來思考的一種思維方式。他與反面訴求不同,反面訴求是把如果怎么樣就會怎么樣,改成如果不怎么樣就會怎么樣;而逆向思維是把從 A 到 B 的思考方式改成從 B 到 A。
最經典的逆向思維的例子就是司馬光砸缸,有人落水,常規的思維模式是「救人離水」,而司馬光面對緊急險情,運用了逆向思維,果斷地用石頭把缸砸破,「讓水離人」,救了小伙伴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