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是后臺產品中很通用的操作,它司空見慣到我們誤認為保存一般不會有體驗上的問題。但筆者在工作中觀察發現:即使再通用,用戶也可能會在保存功能上遇到疑惑,甚至忽略了它的存在。這是為什么呢?保存功能應該如何設計呢?我想分享一下我的一些經驗。
圍繞保存,我覺得從機制上來分解,可以從手動保存、自動保存、保存兜底三個維度遞進思考,最終找到合理的保存設計方式。
一、手動保存
手動保存,即依賴用戶做額外操作才可以達成的保存行為。此類保存,我們往往依賴保存按鈕。我會從保存按鈕的位置個數,對齊方式和視覺樣式來討論如何設計它。
1. 保存按鈕的位置
保存按鈕一般位于內容的下方,因為用戶一般從頁面上到下確認完內容后再進行保存。這也符合用戶瀏覽路徑方便點擊。 如果配置內容較短,保存按鈕一般緊跟內容,用戶更容易發現。
但如果表單內容過長且超過一屏,保存按鈕還緊跟內容的話它就不會在第一屏展現。此時用戶必須把頁面滑動到底部才可發現按鈕。首次填寫表單的話還好,但日后只對某幾項內容修改的時候,用戶就很容易忽略按鈕。而且即使用戶意識到保存按鈕在底部,操作效率也是比較低的。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很多產品通過在頁面底部提供一條不可滾動的固定區域展示按鈕。這樣用戶一眼便可以看到核心按鈕,并且日常修改內容的時候不需要滑動頁面,可以直接保存。
不過剛才也說了這種樣式一般用于內容較多并超過一屏的情況。如果內容很少,用戶的視線就需要越過一大片空白區域尋找按鈕。下圖模擬了這樣的情況,你是否也覺得按鈕不容易被發現,操作距離也比較遠呢?
總結一下:較短的表單建議考慮保存按鈕緊跟內容;內容超過一屏的長表單建議用固定懸浮在底部的保存按鈕。
2. 按鈕的個數
其實在一個表單內不一定只有一個保存的。如果表單內容可以被清晰劃分成多個功能模塊,且各模塊可以獨立生效,那么表單可以為每一個模塊單獨配置一個保存按鈕。這樣,用戶在編輯某個模塊的時候,由于內容較少就可以清晰看到保存按鈕了。這種設計是通過拆分一個保存為多個保存,解決頁面較長單個保存不易發現的問題。
不過,如果劃分得太細碎會造成操作成本太高的問題,同時太多的按鈕也會讓頁面的視覺層級混亂,沖淡用戶對表單內容的關注。使用的時候請注意這點。
3. 保存按鈕的對齊方式
按鈕該左對齊,右對齊還是居中,你有糾結過嗎?
Luke Wroblewski 于2010年在《Web表單設計作者》一書中提到,他為評估哪一種主動作和次動作的排布方式效果最好,對23個人做了6種方案的用戶測試(如下圖)。測試結果是:方案A、B、C、D、F的成功率100%,且完成時間和滿意度都較好。
Luke 本人更傾向按鈕左對齊的方案,理由是用戶視覺的動線最短。有很多網站在保存的設計上參考了這一習慣,這里就不多言了。
不過也有很多產品參考的是右對齊,比如 Zendesk。
右對齊我認為有幾點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