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一方面,隨著現代主義運動的普及,白色也擁有了更加現代的特征,在日本白色甚至和當地文化結合,延伸出更加細膩獨特的精神特質,隨著日本戰后設計領域的發展和崛起,白色在這一地區的含義則更加豐厚。原研哉在《白》一書當中,針對白色的含義和特征進行了非常深入的探討,之后的《Subtle》一書當中,雖是圍繞紙來探討微妙的體驗,但是也沒少提及白色本身的特征。
▲《白》和《Subtle》
綠色在通常意義當中被視作為和財富、自然、生命力有關的色彩,但是在某些宗教當中被視作為神圣的色彩,它的內涵和外延也都是不一樣的。
2.2、歷史對配色的影響
時間變化對于配色所帶來的影響不僅僅如此。比如中日兩國在色彩使用上,還存在一個非常典型的差異,歷史上日本在一個很長的周期內是作為中國的屬國所存在的,這也使得中國自古以來崇尚飽和度較高的正色,而日本則大多使用飽和度偏低的間色,這一特征可以從兩國的傳統色上體現出來:
▲ 中國傳統色
▲ 日本傳統色
更多的色彩可以查看優設的色彩導航
2.3、性別與配色
不過,有些顏色所包含的含義,在不同的文化體系當中差異并不大,比如橙色。不過說道橙色,值得一提的是,色彩的認知還存在性別上的差異,有調研指出,男性更偏好橙色,而女性對于橙色的喜好則沒有男性那么強烈。
同樣的,時間對于色彩的影響最終還會影響到色彩的性別效應。粉色在二戰以前其實性別意味并沒有那么強烈,但是二戰以后到現在,含義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粉紅色背后的文化現象和心理博弈》這篇文章當中,有過詳細的記述和探討。
2.4、流行趨勢對色彩的影響
不過這是更長維度上的變化,在短時間以內,流行色的趨勢變化,對于用色也也同樣存在影響。這種影響是非常直接的,在時尚行業有著非常直接的體現,而在網頁和UI設計行業,同樣存在存在。
比如2017年的潘通年度流行色是草木綠,戳這里了解一下:《玩轉草木綠!在這里了解2017的年度潘通流行色》。而2018年的潘通年度流行色則是紫外光色,這篇文章也有相關介紹:《這款獨特的紫色,是為你指引2018年設計方向的年度潘通色》
紫色的流行在UI設計上則體現得非常明顯:
當然,我們也會好奇,是否存在一種色彩,是不分性別文化,大家都會喜歡的呢?確實有人通過大規模的調研和探索找到了一種「世界上最受歡迎的色彩」
所以,當你在設計的時候,如果你的目標用戶群體有著清晰的地域或者性別偏向,你可以有目的地利用這些知識來規避設計陷阱,更好地發揮色彩本身的功能和優勢。如果受眾廣泛,則可以盡量使用通用性更強的色彩來進行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