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時候會后知后覺地想:為什么有些設計師會有這步神操作?為何不來個七十二變?做了六年多的設計,或許你我曾經也都給自己挖過一些坑。曾幾何時,設計師只想著「取悅」甲方爸爸,能按時交工就萬事大吉。盡管在很多情況下,我們需要投資大量時間搜索或設計一個方案,當我們被要求在第一時間指出問題所在時,有些錯誤的心態往往使我們誤入歧途而并不自知。
因此,我總結了下面幾點設計師常會挖的坑。這些無意間觀察到的讓我思考了對設計的理解和練習,并讓我的 UI/UX 設計更上一層樓。希望他們對你的日常設計也有幫助。
網上的素材庫再流行咱也不能抄
創意不是一件能信手拈來的事,所以我們或多或少都有些拿來主義。作為一名設計師,你應該試著學以致用,而不是一味抄襲。(彩云注:抄的越多,設計能力越難提升)
誠然,設計師并非天生就有設計美圖的能力,也沒有出生就自帶特異的色彩心理學。設計師也和其他人一樣,需要刻苦鉆研基本功和積累經驗。作為新手,先不從行業角度來談,你模仿大神的設計來臨摹也無可厚非。
就說作為一個多少有些經驗的設計師,你必須同意一件事:我們都參考過流行素材庫里的設計。在我看來,流行的素材庫能給我們啟發點靈感就行。激發靈感是一回事,但是完全抄襲他們作品就是另一碼子事了。受到啟發來點靈感終歸是件好事,就像你總會膜拜心中大神的作品,學習他們的色彩搭配,交互動圖什么的。但打住,他們的設計語言和風格也許并不適合你正在設計的產品。
△ 杜絕抄襲。得明白這是否適合你設計的產品
復制粘貼確實省時間,可能非設計師永遠也覺察不到。但我們嚴肅想想看:何必呢?身為在這行摸爬滾打好幾年的設計師,如果你還在粘貼復制。那么兄弟,咱該醒醒了。創意是一條修煉之路,你要給自己時間去練習,去激活你的大腦。如果你能過了這一道坎,你也會想出一些不同的東西 , 哪怕是最簡單的圖標設計。
選擇類似的素材&節約時間
在設計初步階段,應該盡量少地把時間花在插畫,圖標或任何平面元素上。心中對一幅插圖有個大致的概念,然后選擇一個類似的替代圖會讓你加快工作進程。
這并不意味著你不需要設計一幅了。但是,在定稿之前真的有必要去設計視覺元素嗎?當然沒有。
例如,你需要為設計的一個「邀請朋友頁」新添一幅插圖。你先設計了頁面的相應布局,于是你就馬上著手于設計插圖了嗎?先等等。你心目中已經對插圖有了大致的概念:一個人拿著手機,旁邊是他的朋友,很好!那么現在先在網上找一幅相似的暫時用在你的設計上。
△ 在設計素材網站上選擇資料圖片
先讓設計通過甲方爸爸這一關。接下來在開發過程中,你會有大量的時間去處理插圖。這樣能彰顯你有快速處理項目的能力,而不是把重心過度放在創意上。
這樣處理好在:
能更快地發布設計好的頁面布局
節省了平面元素上的返工時間
項目進程不會由于設計的延遲而受影響
△ 插圖放在發布前最后完成
別對產品經理說的每句話聽風就是雨
如果你的產品經理讓你只設計一個彈出窗,先等等,不要因為他們讓你設計什么就馬上提筆。先聽清楚設計要求并且拿到所有需要的信息,這樣你不僅能更好的安排設計步驟還能節約時間。
可以問他們:
這么設計的目的是什么?
我們希望用戶能如何理解?
用戶真的需要這些信息嗎?
這樣安排,用戶是否覺得連貫?
沒有數據的情況下該如何呈現?
等等
「不必按部就班產品經理所說的每個字!
作為設計師,你應該對自己負責的部分進行研究和探索。分享你的見解為用戶盡可能地提供最佳體驗。不要盲目地開始設計,你可能還沒有對產品和它的用途理解透徹。如果從用戶體驗設計的立場來說你不同意一些事,那么先稍等一下。動動腦筋,你將會有更好的解決方案。
△ 從你的視角看需求 by Agatha Yu
「有時,你甚至不需要設計任何東西,問題會在系統已設計的元素中迎刃而解。開設計工具前動動腦子,別做無用功。」
作為用戶體驗設計師,我們更多傾向于技巧和思維延伸。然而產品經理們幫助把用戶問題轉換為任務,并更專注于產品的執行。但歸根結底,設計師和產品經理需要設定目標為產品帶來價值。因此,為了節省改稿的頻率你應該提前交流設計思路。
不要把什么都放在設計稿上,選擇重要的就行
在設計的時候, 我們開始思考許多用戶需要和將要互動的元素,這導致我們的設計稿爬滿了標題、副標題、插圖、要點符號、視頻、進度條、浮動操作按鈕,和不需要的元素等等。這歸咎于我們沒有時間坐下來好好思考草稿圖。那樣的話,我們以為所有對用戶有幫助的設計只會讓我們更加困惑和迷茫。最終我們只會把設計的小部件挪上挪下讓他們看起來更好看罷了。
「設計師會在設計稿上調整細節,但一個厲害的設計師會剔除不必要的細節!
讓設計師從心理學層面去了解用戶,尤其是他們使用產品或服務時的所思所想相當重要。這些意識會幫助我們設計出有良心的產品。
讓你的設計像故事一樣有開頭,經過和結尾。每一個設計的小功能都有它自己的故事,你設計的每一頁讓他們貫穿起來。不要把所有的東西都砸在用戶臉上讓他們猜。相反,應該帶著他們把故事娓娓道來。有吸引力的設計才能讓用戶堅持使用到最后。
△ 設計每一個細節 vs 設計所需要的細節
用戶需要更善解人意的設計而不是指示他們的設計。設計師需要一定的深度去理解真實用戶怎樣使用一個頁面。當你足夠了解他們的意圖之后便會更輕易地讓設計化繁為簡。
簡約是必須的,繁瑣則不必要。
不必把每一頁設計都像白紙一樣對待
前后一致是王道,太有創意的設計會讓產品頁面缺少連貫性。這不僅讓用戶迷惑不解,也讓最終產品難以辨認。
打個比方讓你去重新設計一個個人資料頁面。于是你把網上的素材翻了個遍。你特別中意一張充滿彩色圖標和漸變的設計。然后把它當作參考用在了自己的設計上。太完美了,你已經完成任務了。第二天又有被叫去設計在個人資料頁面里面的一幅詳細頁面,它還應該有相當多的文本輸入區域,功能和目錄等等。于是你又走老路去瀏覽素材庫看看有沒有類似的設計。何必呢?首先,所有的設計思路應該來源于對用戶的理解。其次設計模式的一致性應該在產品上反映出來。
一味只圖養眼的設計并不會為產品的用戶體驗加分多少。至少,擁有一套統一的設計語言讓用戶不費力地切換頁面而不會看花眼才是真正的有幫助。那樣做的話,你同時也給產品定下了設計風格。
△ 保存設計元素再利用-設計指南
視覺一致性需要被重視。用相同方式解釋相同元素從而達到視覺上的統一。字體大小、間距、按鈕式樣、色彩,甚至是圖標的行間距的統一都應該貫穿整個產品。所以我們構建設計元素管理庫和設計指南。盡量保持精簡,重復利用已設計的元素。
即使不完美也盡量自己寫文案。
如果你認為文案編寫不是你作為設計師的分內之事。你是不是覺得先用模版文字湊數然后換上產品經理或文案組的內容就行。其實不然,就算你可能覺得自己寫得啰嗦,但最好還是嘗試親自動手寫文案為好。
當然,文案策略和用戶體驗寫作落在更大的用戶體驗范疇。很少有業界頂尖公司把遵循內容策略作為設計實踐。然而就算不是專業范疇,但也應該意識到文案在核心產品體驗上的重要性,更不用說它是如何遠遠超出指標和投資回報率的了。
親手寫文案將幫助你決定一個設計應怎樣運轉,而不是光像做填空題一樣! 身為設計師,你有一個直接的感知去決定用戶旅程以及用戶在制定頁面的所觀所想。因此撰寫文案可以幫助你保持文案流程一致,之后你可以讓專業的用戶體驗編輯去潤色,加強產品主旋律。從而彌補你之前沒有注意到的地方!
「文案隱藏在設計里而設計需要通過文案去交流,光填寫模版文字就像盲人摸象!乖谠O計流程中,編寫文案是一個非常好的練習,這會讓你的設計風格脫穎而出。
設計放大招之前和程序員打好招呼
展示設計技巧當然是件興奮的事。我們希望設計出最養眼的頁面和炫酷的交互動圖,這簡直就是設計師的最高境界,我們寧愿獨自埋頭直到做出最瘋狂的設計才愿收手。在不知道技術是否能實現設計的情況下完成的美麗像素無異于浪費時間。
是啊,設計師與程序員之間的美妙關系,我們不止一次聽到這兩個來自不同世界的冷戰故事。確實,我們同樣地參與和負責產品的上市。開發一個產品或介紹一個新功能的整個流程都是從關注用戶開始的,不是嗎?還有,無論我們的設計多么奪人眼球,如果我們不和工程師朋友合作的話,那對用戶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當然也不會對生意有幫助。
△ 設計師與程序員間的愛恨情仇
了解開發你所設計的方案需要付出的努力。確定他們知道隱藏在這樣設計之后的原因。提供一個合理的例子。萬一第一方案確實不可行的話隨時能拿出一份備案。
盡早溝通并且在你和程序員之間建立一個明確的共識可避免無數個流淚的加班夜,還能給你的團隊節約成本。
無需試圖證明你工作時間以外有多賣力
我已經連續六年在上班時間以外在家加班了。不知道我是不是那個夠資格出聲的人,但我還是在這點上說點什么吧。毫不隱瞞地說,這確實對我的工作和事業晉升有幫助。但當我把頭從電腦屏幕前抬起時,我也同樣意識到這些年自己失去了多少東西。
你對設計充滿了熱情,迫不及待地想用上你全部的靈感,精力和時間去解決一個復雜的問題。你不分白天黑夜地只想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而對其他所以視而不見 ,我秒懂。
我把大部分時間花在「工作」上了。眾所周知,學無止境。我們在一天中有大把時間去工作和提高工作效率,這也是我仍在努力的部分。關鍵是我們都可以選擇拼命地工作或聰明地工作。
這里我可以建議你:
「停止事倍功半,開始事半功倍」
無需太糾結于你的設計,你總會在第二天有更好的點子。只有你開始行動起來才有價值。制定一個目標,至少有這個意圖。向著目標靠攏,失眠,創作,創新,加班(沒關系),做了不起的設計!
歡迎關注譯者的微信公眾號:「彩云譯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