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主題:如何拍攝逼格爆棚的美食照
1.拍美食 先感受食物
2.自然光的柔和質感
3.逆光的驚艷與華麗
4.用場景烘托氣氛
5.美食攝影常用鏡頭的選擇與建議
6.流口水是優秀美食攝影的標準
嘉賓簡介
菜男
本名丁鑄,祖籍湖北,現居廣州,美食攝影師,烹飪達人,因在社交媒體發布原創菜譜而走紅網絡,現經營天貓“菜男旗艦店”等多家網店,主營原創私房菜和私房調味品。
2012年接受《城市畫報》雜志的專訪。
2013年天津《每日新報》、《淘寶天下》、《寶貝愛吃》雜志專題報道;榮獲淘寶網店鋪設計大賽《至味至美》獎。
2014年出版菜譜書《菜男燒小菜》;阿里巴巴《天下網商》、《服飾導報》、《重慶商報》《江西攝影雜志》等多家媒體專題介紹了菜男和菜男的網銷私房菜。好豆網簽約美食達人,站酷網推薦設計師。
感謝開開將視屏及圖文的整理出來
微課視頻:
微課文字版
菜男:
大家晚上好,先謝謝王鐸,我是菜男。
再次感謝大家在周末的晚上抽出了寶貴的時間來聽我說話!我也是第一次通過這樣的方式和這么多人同時來進行分享!說實在的我自己也有點緊張!
本次的分享的大約持續一個小時!也就是到九點半的時候!分享的形式剛剛王鐸也說了,是一個圖片和語音解說相結合的一種方式,如果大家在我說的期間沒有聽清楚或者沒有特別理解,在分享結束以后也會有相關的圖文記錄發布出來的。
從昨天大家在自我介紹時候我就已經默默地看,我主要是想去了解一下,今天來這個課堂的是來自哪個行業,有沒有攝影基礎。
我也看到有很多朋友是從事攝影這個職業的,也有很多人有的是業余,可能也有的是完全沒有攝影的基礎,所以大家的基礎實際上是不對等的,就是說在今天的課堂上什么樣的人都有。
所以為了照顧了大部分的聽友,所以我在說的時候可能會盡量的去通俗一些,可能也有很多專業的攝影師說你說的這些我都懂了你能不能不要說廢話了?請你能夠理解,因為我想照顧到絕大多數人的這樣一個接受程度。
今天我會分享一些我在六年從事美食攝影的這個時間以內,我自己的一些心得,說自己的心得我不敢說大家一定要按我的去做也算是拋磚引玉了啊!我認為藝術是沒有條條框框的。
雖然今天我是分享的主講人,但是我并不覺得我拍的美食照片一定是最好的,大家覺得有些不好的地方或者說是我一家之見的地方還請大家多多包涵。廢話我就不多說了!那么今天的我要分享的內容主要是下面幾個部分。
首先是拍美食先感受食物,這是一個引子。然后有很大一塊內容是關于光線在美食攝影中的常見用法,這是我們本次主題的一個比較大的一塊,我會花比較大的篇幅,比較多的例子去說光線這一塊的內容。
然后還有場景在美食攝影中的運用,包括一些道具、餐具,場景就是烘托這個美食的圖片的氣氛!
后面的還會從商業運用的角度去舉些例子,因為我也為一些企業做服務。我也拍攝一些商業的照片,所以我會用一些實際的例子給大家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最后還有大家比較關心的,像這個美食攝影常用的鏡頭啊!包括跟鏡頭相關的有一些光圈或者說是那些器材方面的內容會放在最后做一個簡單的分享!
第一部分:拍美食先感受食物
那么首先我們進入第一部分內容!我給他起的名字是“拍美食先感受食物”,我先發兩張照片出來,先看照片。
千層蛋燒
光圈 5 快門1/160秒 焦距 50mm ISO100 5DII相機 蔡司50 F2微距鏡頭
美食攝影,他對于我來說了我覺得他不只是攝影。因為我還要去烹飪,為什么?因為,我拍的美食照片其實有句百分之九十九都是我自己親手去做出來的,有些朋友,他說很喜歡我拍的美食照片帶給她的那種感覺,讓他覺得有一種比較特殊的感覺,他說的有點懸啊!后來我自己想著想著,也許是因為我拍的東西大部分是我自己做的,我自己做的話,我更能快速的去找到那些打動人的地方。
我覺得我并不是一個特別高產的攝影師啊!特別是最近一段時間我覺得我越難有沖動有靈感去抓起相機去拍某樣的美,除非是遇到非常棒的食材或者是有一套特別有感覺的餐具,讓我有去廚房拿起菜刀一展身手的激情。這樣的話我覺得才會讓我有拍攝去創作的靈感。
所以,我就在做這個分享之前我想先提到的就是說,在拍美食之前要先感受食物。那么我剛剛發的兩張照片,他其實是同一道菜叫做千層蛋燒。這道菜的他是源于應該是前年在網絡上比較流行的一道菜叫厚蛋燒,它本身是日劇里面的一道菜,好像是叫深夜食堂吧。因為方法比較簡單并且比較有創意所以很多人看了以后,在家會嘗試去做。
在厚蛋燒的這個啟發下原創的這道菜叫千層蛋燒,為了營造出比較松軟的這個口感了啊!我將薄薄的蛋皮和餡料馬了很多層,那么看起來是比較的美味誘人。你們可以把照片放大來看呢,那個里面的很多餡料比如青椒還有一些榨菜有很多層的味覺的體驗在里面。讓人看著覺得這個口感是比較豐富的。
也確實那個叫千層蛋糕的里面包含了很多種不同的食材。給原本是比較單一煎蛋,就給它賦予了更多不同的味覺的層次,那么這道菜呢我是棚拍的。我用了一盞閃光燈放在這個菜的最上面,用的是頂光。在菜的左邊放了一塊泡沫的反光板,很簡單的一個泡沫反光板。
為什么用頂光啊?就是說,我是模擬那種高級餐廳的射燈,就是在比較豪華的西餐廳在吃飯的時候會在這個菜的上面有一盞燈有比較硬的光射下來,那么這種射燈,會讓這個菜品變得比較華麗看起來對比很強烈,光線也比較強。然后我加了一塊反光板也是為了去補充暗部的一些細節。
在背景方面我是選擇了純黑色的攝影紙!因為這個黑色的攝影紙他是不反光的,所以用它做黑色的背景是非常好的,這樣做的目的呢也是為了讓前景的菜品更加的突出。因為這道菜它的色調其實是比較簡單,就是一個黃色為主,菜品的我是放著一個雞翅木的一個臺子上,這應該是一個喝茶的盤子,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給他增添一些中式的有一些高貴的感覺在里面。
這道菜呢我沒有去做太多的后期加工,可能去調過色溫,讓這個蛋皮更加的誘人更加金黃。選的這兩張照片的目的就是想告訴大家在拍美食的時候你先要知道你的面前的這道菜,他最打動人的地方在哪里,這個千層蛋燒我覺得他最能打動人的就是那些層層疊疊的這種這種恩恩感覺!看起來就覺的味覺體驗非常豐富啊!
所以我認為在大家在拍美食照片之前一定要花上那么一點時間,認認真真的去觀察一下,你面前的這道菜或者自己做菜,或者說不是一道菜而是一些零食再或者是一些其他的美食,哪一塊地方你覺得是是最漂亮的,最能打動人的,那么圍繞這個打動人的地方去安排、策劃你的拍攝,這樣拍出來的照片兒會更加的令你滿意一點。這些跟技術無關就是純粹的從主觀的感受下這個食物。
我也知道很多朋友外出去餐館吃飯的時候啊。會經常會發一些美食照片進行直播發到朋友圈里面,在菜端上來的時候呢,已經拿出相機迫不及待了咔嚓咔嚓就拍完了,為什么拍那么快因為馬上拍完了就要去吃。我建議以后大家在遇到這種情況之下呢,菜端上來以后先觀察一下,你覺得哪塊肉看起來是最漂亮的,然后光線是怎么打出來比較漂亮的。哪怕你沒有攝影基礎,但是你的主觀是有感覺的。這個時候哪怕你用手機或者說一些其他攝影設備。去拍出來,我想一定會更能夠打動人。
第二部分:光線的運用
接下來,我們進入第二個部分。進入到光線的部分,那么光線,我為什么要拿出來做一個重點的一個部分,因為今天的時間本來是很有限的,我講的內容不可能面面俱到,那么我只能夠是抽一些我覺得是最重要的部分,我覺得光線應該是最重要的。因為懂攝影的都知道,攝影就是用光線來繪畫!
自然光的柔和質感——麻辣香鍋
光圈 2 快門1/200秒 焦距 50mm ISO100 5DII相機 蔡司50 F2微距鏡頭
光線是分很多種的,有人造光啊,自然光啊。人造光也好自然光也好然后又分為一些紫色的硬光,柔和一點的柔光啊。那我剛剛放的這道菜的照片是我之前做的一個麻辣香鍋,自己倒騰啊!可能不太正宗啊!
這張的是自然光拍攝的,我在拍的時候把菜端到了我家的落地窗邊!在窗邊放了一塊柔光板,讓外面射進來的自然光線就透過柔光板,柔光板他是一個半透明的,通過這個柔光板以后的光線就變得更加的柔和更加自然更加舒服!
從這張照片本身來看呢,我們也可以看到給人的感覺雖然是比較刺激,就是說他有很多這樣紅紅的辣椒啊,但是他給人有一種柔柔的感覺的,包括上面的菜、螃蟹對比不是那么的強烈,對比還是比較柔和的。這就是典型的自然光的柔光的來表現這個食物的。
為了保證拍攝質量,我在拍的時候使用了一個三腳架。那么在菜品的右手邊兒就是窗戶!相對的一個位置呢我放了一塊泡沫的反光板,我非常喜歡用泡沫的反光板。這個照片的拍攝角度是比較高的,為什么我要用比較高的角度去表現他呢?因為我想去展現這個麻辣香鍋他鍋里面的這個食材的豐富性。
大家可以注意一些細節就是在那些蝦還有螃蟹的上面的有些綠色新鮮的香料細碎的葉子撒上去的。開始我是沒有放這些東西,到拍了幾張之后了我看回放照片的時候我覺的在照片的中下部的這種紅色純色的大塊的暖色的東西會多了一些,那么我想去中和一下這種大塊的紅色,所以我就撒一些綠色的香菜葉子,就中和了這種大塊的紅色給人的這種單調感。
那么撒上這些葉子以后,也讓這個鍋里面的食物看起來就多了一些細節,場景搭配方面我簡單的說一下,我使用了一些干的辣椒還有花椒。我本身這張照片是想把他打造一種復古的自然地感覺,所以我就通過些干辣椒、沙鍋、藤編、麻布!這些東西使照片更加復古更加自然。這張照片是一張典型的,自然光、柔光的典型的例子。
自然柔光——蘇州煨面
這張照片也是自然柔光所拍攝的,我先介紹一下圖片上是什么東西吧。這一碗面條他是蘇州煨面,我不知道在座的有沒有蘇州人啊,這個蘇州煨面它是一種傳統面食,所謂的“煨”他是一種傳統的熬湯的方式,就是用一種熬制好的雞湯或者是豬骨湯,然后用這種湯來做面條,他的特點就是湯汁是非常醇厚的。
在拍攝這張照片之前,我也是把做好的面條也端到了我家的落地床邊,其實我拍的很多照片都在我家的落地窗邊和門邊反正就是靠近有光的地方。當天的天氣是陰天,陰天的話光線就非常柔和了,所以我就沒有去用柔光板。
但是陰天有個問題就是整個天空都是白的嘛,就相當于整個天空蒙上了一層柔光布,所以他就會使得你的高光的部分面就會比較大,所以高光的地方就比較會容易過曝,這個比較難控制。
這張照片在餐具和道具的搭配上我是刻意的營造出一種比較素雅的感覺的,因為我也覺得他比較符合這碗面條它本身的調性,簡單來講他可能柔和了部分復古風和一些小清新的和風糅雜在一起的一張片子。這張照片是手持拍攝的所以我光圈開的比較大,可能開到了有2.8左右吧,景深是比較前的。
景深比較淺的話有一個問題就是說它很容易讓別人想看到的地方他就虛了,所以我對準的是中心部位的面條,因為我覺得在這個湯里面泡著的一根根的像銀絲一樣的面條是比較打動人的,所以我就把焦點聚焦到那個地方。
說道這里我就延展一下,就是在拍攝面條這一類食物我給大家有一些建議。最好不要去選擇比較大的碗,拍其他的食物也是這樣的不要選擇比較大的碗,因為比較大的碗它會讓食物顯得不是那么的精致,就像偌大一坨放到盆里排出來就不會那么好看的,面條本身的質感也是不容易去凸顯的,所以我建議大家再拍這種食物、面條之類的東西呢,用一些比較小一點的碗會好一點。
餐具的色彩方面我建議在拍一些淺色食物的時候選擇一些顏色深一點的餐具去搭配他,如果都很淺的話對比不是那么強烈,這是我個人一些情況。還有一些情況就是刻意的去突出那種小清新的感覺,整個是粉粉嫩嫩的朦朦朧朧的感覺,那搭配一些淺色的碗淺色的食物那就是另外一回事,所以我說藝術是沒有一定之規的,我就是給大家一些簡單的建議就是在拍淺色食物搭配一些深色的碗嘗試一下。
然后就是在煮面條的時候不要去煮太久,在煮的大概是半生不熟的時候就把他撈起來放冷水下面去沖一沖讓這個面條能夠散開,把他劃散一下不要沾在一起,這樣拍出來會比較好看,有人說你用手撈來撈去那你還吃嗎?所以有些時候沒辦法為了他好看你要去動手的,當然也是很干凈的啊,畢竟那個水也不臟嘛。
糖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