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換換寫教程的風格,用事實說話,不知成否?
2012年01月20日,有老總問我:會不會做全景圖片?一開始我的想法也許與你一樣,這是“小兒科”問題。
續聽要求:圖片上下、左右視角180度,物狀不準變形。
聽來好像也還是“小兒科”問題。我問:是拍何物?
先看看事后的成品小樣之一,也許你還會不明白!這有什么好難的?
最大的難題:
ABCD點在同一個平面,后面就是一堵完整的無縫墻,此墻距離D點的距離只有30厘米。拍攝點就在D點上方1.5米處,如果要手持相機,目視取景器是無法進行拍攝的。下圖中的F點就是墻角邊緣。
拍的張數太多,各圖片之間有嚴重的色差、桶形形變和密度不一致,PS能不能自動拼接起來?
圖片要求:
全圖的層次要豐富,通俗地說就是要做成HDR圖片;全圖的顏色要真實,色溫反映要準確;全圖的景深必需都清晰,也就是從D點到E點都要很清晰;圖片原件要超級大,也就是單圖像素在4928×3264,分辨率300像素/英寸以上,而不是由中小圖片“擴展”后,得到的假性超級大圖。
看得出老板也是一個玩攝影的人,他有企劃部,但他的人做不出他想要的效果,我當時就這么想。于是,我開價: 20張1萬元起價,之后,每多要一張,單價都是500元。并承諾不滿意不收錢!
事后老板收了34張圖。
我一直認為,每多做一件事,就會多一份收獲:金錢、學識和勞動。那么,這次我又有什么收獲?
問1:一開始你就肯定能做出這些圖?
說實話,沒底!但錢放在桌子上,一看到這1.75萬元的錢 ,我就心動、眼睛發亮。想錢都要想瘋了,哪有不會的。
真是這樣嗎?
問2:你用的器材有哪些?
聯想筆記本電腦。
尼康D7000相機、魚眼定焦16mm、光圈2.8鏡頭和廣角18mm鏡頭。
曼富圖三角架、一小塊平面鏡。
問3:一張最終成品圖,最多用了幾張原圖來合成?
用了108張合成原圖和36張中間圖。
問4:做圖時你的電腦不卡?
相當的卡! PS中的一個合成命令,最長的一次運算了2個小時。有時運算了1個半小時之后,PS才顯示:無法對齊多個圖層,或者是多個圖層能對齊,但是,又不能無縫相拼接。我只好用金山衛士中的垃圾清理和一鍵清理,先把電腦內存清空,電腦不做其它任何事,第一個動作就執行這個合成命令。當然,PS軟件的首選項性能也是設置到極限:讓PS使用的內存空間為最大(我的電腦是3255MB)、暫存盤最大者優先(我的電腦是D盤,由大到小的順序是D、F、E、C盤)。
所以,合成這種圖,我一天也就只能做1到2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