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線反差很大的場合,所拍圖片不做成HDR圖片,這圖片真得沒法看!比如,只有閃光燈的照片,如果中景曝光較為合適,那么,往往前景就會太亮,遠景又會太暗;如果室內一般景物曝光較為合適,那么,往往窗戶外的物體和靠近窗戶的物體以及室內的燈光等都會太亮,而較暗處又都會太暗······在制作這一類照片時,要保留主體的較多細節和層次,就必須從拍攝時入手,否則,僅僅通過后期制作是不可能達到預期效果的。
本教程為西雙版納老師授權轉載,需要轉載的朋友情自己聯系作者。
一、前期拍攝必須達到的要求。
所拍主體的暗部、正常和過亮的地方,要盡可能多地保留其細節和層次。
對同一個場景,一定要以暗部、正常和過亮的地方為準曝光。有條件就用三角架精確定位拍攝,其目的就是要讓幾次拍攝的多張圖片能夠完全重合。如果不用三角架拍攝,用常規鏡頭所拍,用軟件的自動對齊功能即可輕松解決多張圖片的完全重合、對齊和溶圖。但是,如果用超廣角鏡頭拍攝,桶形形變會非常歷害,如果不用三角架拍攝,就很難把幾次拍攝的多張圖片完全重合與對齊。也就無法更好地溶圖。
下面是我的一個實拍案例。我用的是尼康D7000相機,鏡頭焦距是16毫米。設定光圈優先(A檔,光圈為22)、多重曝光設為欠曝二檔、正常曝光和過曝光二檔的連拍三張模式(CF拍攝模式),文件保存格式為RAW+JPEG。相機固定于三角架上,按下一次快門,相機就自動連拍三張照片。
原圖
二、后期制作必須達到的要求。
1、根據主題的需要,再對每張RAW格式圖片進行曝光和色溫的再調整,得到新的多張JPEG格式圖片。
因為每張RAW格式圖片,其曝光量可調-4至+4檔。在本教程的實例中,三張圖片之間的曝光量又相差二檔,以上面中間的正常曝光圖片為基準,曝光量的調整量就可以擴展到-6至+6檔,當然每張圖的色溫也還是可以再調整的。
在本教程的實例中,根據主題的需要,由三張RAW格式圖片進行曝光和色溫的再調整,得到新的5張JPEG格式圖片。
為得到窗子沙布的細節和層次,可以在欠曝二檔圖的基礎上再減少曝光-1.25檔,色溫也降至4050。
為得到室內燈泡的細節和層次,可以在欠曝二檔圖的基礎上再增加曝光2.8檔,色溫另降至4200。
為得到桌面上玻璃和凳子上白布的細節和層次,在正常曝光圖的基礎上再增加曝光0.45檔,色溫另降至4750。
為得到白墻的正確顏色,在過曝二檔圖的基礎上,只把色溫降至4600。
為得到紅色木框的的細節和層次,在過曝二檔圖的基礎上再增加曝光1.25檔,色溫另降至3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