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5:不會這么慢吧?
真的就是這么慢!我是邊學習、邊總結。因為拍攝手法有多種,合成命令有多條,合成方法也有多樣,三者結合起來,就像數學上的排列組合,會有N種途徑、方法和效果,我邊做邊尋找解決此類問題的最好方案,最少用了20種不同的方法。下面我提到的做法,其實就是我篩選出來的較好方法。
問6:為何要用16毫米的魚眼鏡頭拍攝?
為了減輕后期制作的困難,合成原圖要越少越好,所以才用16毫米的魚眼鏡頭拍攝。但是,尼康D7000不是全畫幅(36mm×24mm)相機,拍攝時雖然用的是魚眼鏡頭,但鏡頭的有效焦距和視角還是遠不及我的要求。
拼接圖片之間有嚴重的桶形形變,相鄰圖片之間的“重疊量”應該是多少,PS才能自動拼接成功?
我的體會是,有嚴重桶形形變時,重疊量要在20%以上。
問7:拍攝時非要用三角架?還有一小塊平面鏡是什么意思?
拼接圖片之間有嚴重的桶形形變時,就一定要用三角架,否則,PS就無法自動拼接成功,如果真要手工拼接,哪是不現實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也許你有經驗,用標頭(如50mm)拍風光片合成全景圖,彼此之間只要有少許重疊量,PS都可以自動拼接成功。但是,這里是用魚眼鏡頭拍攝,圖片的桶形形變非常嚴重,一定要用三角架進行拍攝,否則,后期無法自動拼接成功。
一小塊平面鏡是用來取景構圖時用的,因為相機緊墻壁,人眼是無法看到相機里的取景器或CCD尋像器的。所以,只能將平面鏡放在相機CCD尋像器的后方,觀察平面鏡里的影像來取景和構圖。
問8:用筆記本電腦調圖片顏色和密度,能準確嗎?
是不太方便,也不太準確。但是,只要找到了自己電腦的一定特性和規律,圖片也是可以做得較好的。第一次完稿時,我一共做了25張,我把這25張圖片拷貝到專業的蘋果機上,用正版Photoshop CS5軟件同時觀察對比(目測和信息面板數據對比),結果只有一張圖片的顏色和密度較好。于是,調整了我電腦顯屏的亮度和顏色,觀看圖片時,視線與顯屏垂直。這樣,今后做圖時就會比較準確了。
問9:如何分割拍攝實景?
相機置于三角架上,三角架云臺調水平。如果云臺上沒有水平儀,那么只要云臺大致目測水平,在拍每一張拼圖時,用相機上的虛擬水平儀,調水平了再拍也是可以的,我在實拍時就是這樣做的。
分割拍攝實景可以是水平分割拍攝和豎直分割拍攝。兩種方法我都用過,在這種情況下,用水平分割拍攝法較好,也就是先拍1、2、3,再拍3-1、2-1、1-1區域。注意彼此之間的重疊量一定要拍夠。
問10:房間里燈光太暗,亮度反差又太大,你用了閃光燈嗎?
沒用閃光燈。因為燈光會破壞室內燈光的分布情況。
問11:拍攝時,如何得到全圖的豐富層次?
全圖的層次一定要豐富。通俗地說,就是亮處不是太亮,在很亮的地方也能看出亮處的細節;暗處不是太暗,在很暗的地方同樣也能看出暗處的細節。所以,理論上講應該以正常亮度的地方為準曝光第一張;以極亮處的亮度為準曝光第二張;以極暗處的亮度為準曝光第三張。我在實拍時,用包圍式曝光功能,只要按一下快門,相機就會自動連拍三張即-2檔、正常、+2檔各曝光一張。文件儲存格式為:RAW+JPEG格式,即同時得到三張JPEG圖片和三張RAW圖片。這里的三張JPEG圖片只是用來觀察實拍效果,而真正用于后期制作的是三張RAW圖片,但尼康D7000的RAW文件名是NEF。
問12:后期制作時,如何得到全圖的豐富層次和顏色?
HDR圖片的制作方法有很多。PS上說,用文件→自動→合成到HDR Pro可得所需的HDR圖片。但是,我試調多次,均得不到PS所說的和我想要的實際效果!用外掛濾鏡制作HDR圖片,我覺得效果還是不太理想。
我更喜歡由三張RAW格式圖片,調出三張甚至更多(有時是8張或更多)JPEG格式圖片,其中,有的能很好反映較亮處的細節和顏色(如電視屏色溫有6300K)、有的能很好反映極亮處的細節和顏色(如室外色溫有5600K)、有的能很好反映較暗處的細節和顏色(如室內紅木色溫有2200K)、有的能很好反映極暗處的細節和顏色(如室內暗角色溫有2600K)、有的能很好反映正常亮處的細節和顏色(如室內平均色溫有3200K)。將所有圖片導入同一文檔,再將所有圖層對齊,在不同的圖層,添加適當羽化過渡自然的且有豐富層次的合適蒙版,提取所需的細節和顏色,從而合成得到最好的HDR圖片。
問13:用什么拼合方法較好?
經過多種方法實驗,我認為解決此類問題的較好方法是:文件→自動→Photomerge→圓柱→勾選:混合圖像、暈影去除和幾何扭曲校正→瀏覽→找到并選定所要拼合的圖片→確定。
就可以得到直接拼合的效果本圖。
問14:如何校正直接拼合的效果本圖?
一般情況下,直接拼合的效果本圖與實景還有較大差距。經過實踐,我認為校正可分兩步:編輯→變換→變形→打上標尺線、按需調整圖形;編輯→操控變形→打上鉚釘、按需調整圖形。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要用操控變形工具將曲線推成直線,那么,打鉚釘的位置要盡可能地遠離該曲線,否則,推成的直線就不會很直、很平滑。
做完這兩步,有時還不能達到理想效果,還需要用中間拼合圖進一步修補、修飾該圖,直到滿意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