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同樣將這兩個摳好的模特放進版面里,比起最初的版本,這兩稿的形式感會更強一些。
這個雜志作品就用到了我剛剛介紹的小技巧。這樣的去底方式能讓版面更加活潑有趣。
另外將去底圖和矩形圖片放在一起,能夠產生強烈對比,表現力也會很強。
例如這些雜志頁面都存在著矩形圖片和去底圖片的對比。
我們很多時候都會自嘲自己只是摳圖的,可是聽了這些之后,有沒有發現自己連摳圖都不配,摳圖遠遠沒有你想得這么簡單,去底的圖片比矩形圖片靈活得多,也更具有活潑熱鬧的屬性,將去底圖處理得好,可以給版面帶來非常大的氣質上的提升。那么我們接著來看,除了去底之外,還有什么別的處理圖片的技巧吧!
2. 疊加色塊
接下來給大家講解一下第二種比較常見的圖片處理方式——疊加色塊。
疊加色塊的方式有兩種,分別為半疊色塊和全疊色塊。我們先來講講半疊的。
好吧,又是這個模特。我們在他的背后疊加一個色塊,一方面可以一定程度上填補留白,另一方面也能讓圖片更具有形式感。
除了疊加這種矩形色塊,還可以嘗試疊加不規則的色塊,不規則的色塊相比矩形色塊能更靈活的處理負空間,也可以根據主體的輪廓進行靈活調整。
看看這些案例,通過加入了色塊是不是讓畫面更飽滿和有張力了呢?
接下來來講講全疊色塊,全疊色塊的處理手法一般是用在這種多圖片并列排列的版面中,因為如果是一張大圖片使用全疊的手法就會顯得有些呆板了。
我們用個案例來展示一下吧,例如這樣一個版面,整齊地排列著九種不同的蔬菜,可是由于這些蔬菜的形狀各異,導致了負空間特別的零碎,畫面顯得有些散。
最快的解決方式就是給他們疊加一些色塊,那么版面就變得規整許多了。
如果我們覺得這樣有些不夠靈活的話,我們可以將個別的蔬菜放大,讓蔬菜的局部或者是投影超出色塊,這樣的版面就會顯得靈活而不零碎了。
3. 描邊/邊框
第三個手法是使用描邊或者邊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