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剛開始學美術的時候,都是從臨摹開始的,等到一定的階段才開始寫生,照著實物畫。這個過程根據個人能力有長有短,但是每個人都必須經歷無法避免。
現在回想起來,印象最深的是畫室老師讓我們上午臨摹一張圖,下午就立馬默寫這一張圖,剛開始的時候,連畫面基本布局都記不清,蘋果有幾個、分別在哪里都會混亂,但沒辦法老師要求不能去看原圖,只好硬著頭皮畫。慢慢的到后面,臨摹的時候就會下意識的去記一些布局、畫面筆觸,最后也能還原到百分之八九十了,而且等下次其他同學默寫同一張圖的時候,還能說出畫面某個地方的筆觸應該是怎么怎么樣的,記得特別牢靠。
在做 UI 的時候,我也發現有很多異曲同工之處。前期都是需要去大量臨摹好的頁面,然后記憶,形成條件反射,最后再為己用。但很不幸很多新手在入行之初,完全忽略了這點,包括剛入行時的我,拿到原型之后,一味的想自我創新,頁面布局、字體大小、間距等都沒有深入的去研究,完全憑著感覺來。這做不好也實屬正常。
那怎么改善這一情況呢?最好的方法就是從臨摹開始。
一、怎么找臨摹素材
臨摹最重要的就是找素材,素材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后期的效果。建議臨摹線上 APP,線上 APP 的頁面在落地前經過很多人的打磨,特別是那些大廠的 APP,直接去臨摹就好,并從中找到規律所在。
二、臨摹四步曲
很多人臨摹的時候,總喜歡「描摹」,比照著原圖進行臨摹,但這樣的成效有限,沒有經過太多的思考。我建議可以和上面我講述的學畫畫的故事一樣,描摹完之后再憑借記憶畫一遍,畫完之后再比照著原圖進行修改。
在臨摹 UI 界面時,需要有側重點,我自己的經驗是可以先從臨摹圖標開始,然后再擴展到布局、字號、間距等,逐個擊破。之所以推薦從圖標開始,是因為它是每個 APP 中不可或缺的,畫不好會直接導致頁面不精細,沒有細節,而畫的好的話也能直接提升頁面質感。
1. 圖標
初期只需要單一的臨摹圖標,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只臨摹一個兩個,而要整套臨摹,一個兩個圖標看不出來整體性,而 UI 界面上的圖標也是整套出現,不會單獨存在。
過程中也需要有意識的找一些當前不會畫的、和之前風格不一樣的圖標,擴展寬度以及轉換思維。不把自己限制在一個局限的空間里。
等手頭功夫練到一定階段的時候,再去和頁面相結合了。以我的經驗來說,前期練手頭功夫很重要,相當于打地基,單純的臨摹圖標會讓你更在意圖標本身,是否和原圖一致,怎么畫才是最方便快速的。
如果一開始就臨摹一整個頁面,就會過多的去關注頁面,而忽略了圖標的細節。舉個例子,如下圖1、圖2相信大家第一眼看到的肯定是整體的頁面風格、調性怎么怎么樣,看完之后還會覺得這兩個頁面是一樣的,沒有區別?
但其實并不是,注意看一下導航欄上的圖標,兩個頁面的圖標在細節上不一樣。圖1的3個圖標描邊粗細、大小都不一致。而圖2是調整后的,看起來整體統一很多。這些小細節在整體頁面中很容易忽視,自己也很難意識到,但是當把它們單拎出來時,就很容易發現問題所在了。
以上只是列舉的一個小例子,在實際工作中還有很多很多,所以我建議是先臨摹整套圖標,把一整套圖標放到一起,看看是否統一。
2. 頁面
當這一步攻克的時候,就可以到下一步了,臨摹整套頁面。去找幾個線上的圖標多的頁面了,最常見的就是個人中心頁面以及視頻類 APP 的頻道頁。去臨摹整個頁面。這個時候就要多去注意圖標和頁面風格是否一致、和字體是否匹配等等。
3. 分析總結
臨摹完了之后,要學會總結,比如個人中心圖標一般多大、配多大的文字以及顏色等等,不然久了之后就都忘了,白臨摹了。比如拿剛剛京東金融和陌陌的頁面舉例:京東金融是40*40px 的圖標配32px 的文字,cell 的高度100px。
而陌陌是48*48px的圖標配36px 的文字,cell 的高度100px。
再對比兩個產品,你會發現雖然他們字號和圖標大小不一樣,但是他們的 cell 高度都是100px,那下次自己做的時候就可以優先嘗試 100px 的 cell 高度。這樣等積累的素材夠多時,自己再做頁面的時候就心中有譜了,就不用悶頭蒼蠅一樣亂做了。
再額外擴充一點,如圖兩個 APP 圖標距離文字和圖標距離頁面邊距是一樣大的,一個都是32px,一個都是30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