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P 13
放置兩個窗戶在這個側面,然后為這個建筑體增加一個投影。投影的填色方式依然為漸變填色。投影上方的邊緣線可以不必和其他平面保持空間上的三維關系。
第二個建筑體的細節(jié)部分就繪制完成了。接下完成第三個建筑體的細節(jié)。
STEP 14
這個建筑體上的窗戶部分在整個畫面中都處于一個視覺焦點的位置,因此要注意這里的細節(jié)。
STEP 15
繼續(xù)增加向上的細節(jié),利用相同的方式來繪制。運用矩形的部分是窗戶的繪制,而其他的非幾何形的部分就采用鋼筆工具進行繪制。
STEP 16
這個建筑體的右側也有很多細節(jié),和之前所繪制細節(jié)的方法八九不離十,方法都是一樣的。
STEP 17
完善最右邊的細節(jié),投影以及其他的墻體部分。
五、制作點睛之筆
STEP 18
為了讓焦點部分更為吸引人,我們可以給右邊的側面墻體增加一道陽光。這里制作一個形狀在側面的墻體上,不要蓋住窗戶。也就是讓這個形狀保持在窗戶的下方,給它填充一個漸變色。漸變色兩端的顏色保持一致,只是其中一端的透明度為0。
最終效果
STEP 19
整理一下最后的細節(jié),顏色、形狀等等,效果如下:
創(chuàng)作后記
這個練習是因為看到了設計師 Coen Pohl 的一組作品,就是運用建筑照片來創(chuàng)作的建筑插畫作品,心里癢癢的,于是就筆開始動手。
這個過程非常愉快,因為其實除了建筑本身的直接臨摹以外,還有自己發(fā)揮的余地,比如我自己加上去的陽光,還有色彩方面的探索。原創(chuàng)本就是奔著好玩而去的,照片里的視覺信息其實很多,我們的外界其實有太多供我們學習之處。包括我們在這個照片里看到的紋理,我這里都沒有再繼續(xù)去發(fā)揮。
建筑是我很喜歡的一種視覺形式,因為作為視覺設計師而非建筑設計師的話,其實更多是在玩味視覺的的層面的樂趣,實用性并沒有考慮在內,我們的角色給了我們自己最大化的輕松感。創(chuàng)作的過程始終要讓輕松自在來引導的。
進入論壇交作業(yè):http://www.missyuan.com/thread-85939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