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作品一直以來都是插畫創作的好素材,通過一張攝影作品來創作插畫,不僅可以滿足我們對素材的自由創作程度,還能通過創作過程又一次學會攝影作品中傳達出的視覺技巧,比如通過描摹人像,你能學會人像的基本輪廓弧線和光影技巧,這一次,我又找到一張建筑的圖片,通過建筑的照片,學會空間的視覺表達語言,尤其是透視的運用技巧,也算是另一種新的體驗。
最后的效果如下,我個人認為是很不錯的一種學習方法。要學會自由創作,首先就是要積累足夠多的素材,把它們都印刻在心。這不是靠死記硬背,最有效的方法仍然是直接動手實踐,在做的過程中去感受身邊你一直忽略的細節表現。
一、首先學會觀察作品
我們對靈感來源的要求不需要太高,基本能看清晰就行,這是我從花瓣上找到的一張靈感來源的圖片。
這張圖吸引我的主要是下面三條:
1、顏色:橙色和藍色的對比搭配,簡練干凈(很容易在矢量繪制時實現)
2、構圖:兩分的,斜向上的建筑體,本身的結構比較容易繪制,如果是中世紀的教堂這樣的建筑,由于表面裝飾較多,繪制就會變得很復雜。
3、光影關系:陽光里的建筑是能表現出非常強烈的立體感,尤其是光線照射的位置和陰影處的分界明顯,運用形狀就能滿足這對關系的對比。
在開始動手繪制前,還是要高能提醒一下大家:畫照片不是要完全模擬照片里的實物,而是學會它傳遞出來的空間信息:透視、結構、色彩、光影……等等。比如在這里,照片中的建筑體表面的紋理,我們在矢量作畫時可以不需要呈現。
有興趣可以看看我制作的這個視頻:
【視頻:什么樣的照片是插畫創作的優質來源?】
二、開始畫出大體結構
STEP 01
打開AI,新建一個文檔,這個文檔的大小其實可以隨意,我喜歡以長寬1600px開始,如果畫板需要調整可以再次伸縮。
在正式開始繪制前,首先確定要畫對象的透視參考線。由于建筑是基于立體空間的存在對象,因此透視的法則在繪制過程中需要全方位的考慮到。大家觀察靈感的原圖就會找到基于立體的三維軸線(在這里,我們用X,Y,Z軸來表達)。
只要找準了三條軸線,畫面當中的元素就可以經由這三條軸線來進行繪制。
STEP 02
先繪制出外邊框,邊框線的粗細為0.25pt即可。然后將我們在上一步中觀察到的X,Y,Z軸用直線工具畫出來,然后將我們畫出的三條直線選中,單擊鼠標右鍵,選擇【建立參考線】。這時的三條線就變為了高亮藍綠色。
在畫這三條線時,可以利用原有的圖片進行參考,也可以直接徒手畫,不一定要完全匹配。另外,參考線是可以進一步進行編輯的,所以畫好后注意不要隨意更改它的方向,最好就是將其進行鎖定,需要時再解鎖進行調整。所以在這里我們將這個圖層進行鎖定,接下就在新的圖層里開始繪制。
STEP 03
開始繪制建筑的大形輪廓,也是采用線框的方式進行表現即可,先繪制輪廓,然后才進行填色。線框的粗細保持0.25pt。
這時要靈活運用的是透視參考線,根據照片中XYZ軸提供的方向參考,建立起透視原則。如果對空間透視法則不是太清晰的小伙伴,可以查看相關書籍,或者模擬著原照片提供的空間關系進行臨摹。
三、給大形上色
這一次,我們可以首先就開始進入上色,確定好色彩的關系。
STEP 04
我給整個畫面定下的色彩基調是偏橙紅色的,和原片中的暖橙不太一樣。背景的藍色也需要仔細考究。這里的橙紅色系,我用了三個不同的顏色分別來表現淺色、中間色和深色。
四、細節的塑造
最重要的部分開始了,我們接下就要進行細節的繪制。細節我們從左往右開始畫起。細節的用色相較于大形是比較豐富的,但是只要把握好基本的透視法則和配色原則,整個畫面的完成應該是非常簡單的。
STEP 05
首先我們來繪制最左邊建筑的窗戶,窗戶在這里表現出的并不是一個完整的矩形,而是光線照射過來出現的窗戶的陰影部分,也就是運用暗色進行描繪。繪制過程中需要參考線的全程輔助。
其中一個窗戶的畫法是從一個矩形開始,然后再復制一個矩形,通過矩形間交疊的形狀獲取我們想要的最終形狀。然后將單個窗戶進行復制,在參考線的幫助下排列在適合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