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攜帶病毒的動物,如蝙蝠、穿山甲、果子貍等,將它們圖形化;
三是“病毒”的文字形式。
分析一下,其實這三種圖形都可行,不過這樣的圖形最好不要太復雜,而且文字組合成文字沒啥意思,chu 此之外我們還要選擇關聯度最高的元素,所以我在后來的方案設計中選擇了病毒和蝙蝠圖形。
怎么結合呢?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用“謠言”拼接成這些圖形,至于如何拼接?形式也是多樣的,可以用數量多、字號大小不一的“謠言”直接拼成特定的圖形,大致效果如下:
也可以用數量較少、字號較大的文字,把筆畫變形到盡量與圖形吻合,大致效果如下:
還可以把圖形用3D建模,然后用文字給該模型貼圖等等,大致效果如下:
雖然這幾種效果都還不錯,但我都覺得這種結合方式太常規、太不巧妙了。問題出在謠言的視覺呈現上,因為如果只是用文字組合的話,幾乎可以組成任何圖形,缺乏代表性。
想讓創意變得新穎、有代表性,這是最難的。既然問題出在謠言的表現上,那我們就先把這個問題解決,謠言除了把文字直接打出來后還可以做哪些優化呢?可不可以真加一個載體什么的?
可以,我很快就想到了對話框這個元素,把文字放進對話框框里,巧就巧在對話框剛好有一個角,正好可以把它設計成病毒的刺,于是我們的主視覺就應運而生了。
為了使其看起來更像病毒,我把主體復制出幾個小的放在其四周,然后在把文案排在頂部,這張抗“疫”海報就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