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繼續說構圖形式,常規構圖形式是圖文有很明顯的范圍,而非常規的構圖可以理解為打破常用形式,舉個例子:
△ 上:案例一;下:案例二
在構圖形式上區別可以看作:在范圍內與超出范圍,在范圍內屬于常規形式,也就是文案、產品在背景或者場景內,這也是我們作圖的一貫形式,而超出范圍則是打破了這種常規的構圖,那么通過對比我們可以看出:
案例一:上側與下側在構圖上多了一個淺灰色的矩形,且文案、產品并沒有通過矩形隔開,反而故意超出矩形范圍,這個淺色矩形就是為了打破常規構圖而用的,目的是增加畫面視覺變化及賦予一定的跳躍性。
案例二:在范圍內的構圖形式給人一種拘謹的視覺感受,而超出范圍的構圖則更加富有跳躍性,形式上也更加新穎。
其實單看案例中的每一幅作品,改前改后都是很不錯的,只不過改過之后在構圖形式上顯得更加新穎、有創新感,這也會大大提升作品的整體設計感,而這種「超出去」的處理手法在很多作品中也能見到。比如:
在設計工作中很多時候色塊、線條、框等等我們會下意識認為有分割、劃定范圍作用。再或者不同的背景、產品與文案、文案與背景等等應該分開。正是因為這是我們常規的作圖習慣,而我們又不愿意跳出來,所以我們會一直延續這種慣性思維做圖。再比如:畫面中一個形狀可以正常擺放、也可以 15°、45° 旋轉進行擺放,要多嘗試:
其實簡單的打破就能帶來不一樣的視覺感受,比如接下來要說的文案。
這些文案與產品、背景、色塊等相結合的形式會給人一種很強烈的新穎感和設計感,增強了畫面的整體性和連貫性,當畫面整體構圖已經確定但不夠豐富或者過于常規時,這種「字壓圖」的文案排版形式就能很好地緩解這一現象的出現,同時也能提升作品的出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