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色我會想到麥當勞、卡特彼勒,還有美團也確定了自己的美團黃。
綠色是大自然中普遍存在的色彩,能帶給人安靜、舒適、田園的感覺,能使人聯想到健康和質樸。
綠色的品牌印象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星巴克、雪碧、中國郵政等等。
藍色給人理性和冷靜的感受,可以讓人聯想到大自然的萬里晴空、碧波海洋,通常具有科技和商務的屬性。
比如百事可樂、惠普、非常有名的蒂芙尼藍等等。
紫色給人的情感是高貴與優雅,還帶有神秘和幻想,雖然在時尚界或者品牌包裝上也經常能見到紫色,但是整體給人紫色印象的品牌還真的很少,我腦海中基本上沒有立刻浮現出來的。
色彩除了對消費者的心理產生影響,還會影響消費者的購買行為,而這種影響方式可以分為四種:色彩追求、色彩興趣、色彩驚訝以及色彩憤怒,聽上去好像挺學術的,其實很容易理解。
什么叫色彩追求,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就是每年都會出現各種流行色,或者年度色,之前我也專門寫過一篇關于潘通流行色的文章,當這種具有權威性的流行色發布后,相關的受眾就會對流行色進行追求,可以理解為一種追隨潮流的購買行為。
色彩興趣也很好理解,比如顧客如果對某一種色彩產生了好奇或者是興趣,就能激發他的購買熱情和欲望,從而購買,大家可以回想一下,你有沒有過因為對一件商品的顏色感興趣而購買了這件商品。比如你或者你身邊的人有沒有因為喜歡 RIO 雞尾酒的各種顏色而莫名其妙地買回了家,但其實可能你并沒有那么想喝這個酒。
色彩驚訝聽上去好像挺嚇人的,其實跟色彩興趣差不多,也是對某一色彩產生興趣,但不同的地方在于,色彩驚訝是對于平時很少見的色彩產生興趣,會迅速調整購買行為果斷購買。
色彩憤怒就是當顧客認為某種商品是不祥、忌諱的色彩時,會產生厭惡甚至反感,當然也就不會產生購買行為。
當我們了解了這些之后如何進行色彩營銷呢?我認為首先要打破一個思維誤區,就是認為色彩營銷是公司或品牌做的事情,我就是一個設計師,跟我有什么關系,可以這么說,每個設計師在進行色彩設計之前,都需要先考慮色彩營銷,無論你的項目是大是小,都應該養成這個好習慣。
想要進行有效的色彩營銷,首先要做的就是用色彩去傳遞產品信息或價值內涵。由于色彩心理的存在,所以色彩本身對消費者具有很強的暗示功能,也就是具有潛在的傳播能力,所以落實到設計中就逐漸形成了一些色彩使用的規則。所以我們在進行設計配色的時候為了配合產品的色彩營銷,就需要考慮商品的行業屬性,不能違背得太離譜。
當然對于一個產品下屬的不同品類,通常可以用不同的顏色來形成系列包裝,比如農夫山泉的維他命水,就是用不同的顏色來體現不同的口味,這種配色形式在包裝領域可以說非常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