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給筆畫增加一點小襯線。
宋體字的筆畫有襯線所以顯得比較復雜,而黑體字的筆畫沒有襯線所以缺少細節,如果在黑體的基礎上增加一點點襯線,即在筆畫的端點處做一個小拐角,就能增加字體的細節,又不會顯得過于復雜。
9.省略“口”部首的一條邊。
省略文字的某部分筆畫是字體設計中經常會用到的技巧,由于口字是由四條邊組成的方形,所以減去其中一條邊也不會對其識別性有太大影響。
10.把“口”部首的底邊或頂邊處理成圓弧形。
前面列舉過把口設計成圓的做法,其實把口字的底邊或頂邊設計成圓弧形也有很好的效果。
11.用圓點或圓圈代替筆畫“點”。
這是很常見的一種筆畫處理手法,可以有效增加字體的趣味性和對比。
12.把衡筆畫與位于其左上方或右上方的點連起來。
這屬于字體內部筆畫連接的技巧,筆畫端點靠得比較近的筆畫自然更適合做連接。
13.把筆畫交叉處做圓弧倒角。
在圓體字的設計中,筆畫的端點都是圓角的,所以如果把筆畫交叉處也倒成圓角,整體風格會更統一、更溫柔,也會給字體賦予一點中國風的韻味。
14.把撇和捺筆畫處理成上寬下窄的效果。
不同于宋體字中的撇和捺筆畫一端較寬,一端則只有一個角的做法,而是在窄的這一頭也保留一點厚度,只是厚度會比另一端要小很多而已,這種處理方式在偏女性的字體設計中用得比較多。
15.把八或人部首設計成向上的箭頭。
很多字體中都含有人或八部首,把它們簡化成向上的箭頭也可以增加字體的設計感與簡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