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前叨逼叨:無論什么類型的設計,往往都講究在大方向直指人心、美而不妖,在細節上精益求精,百看不厭。
很多新手設計師在設計字體時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即在勾勒出文字的骨骼以后就不知道如何深入下去了,以至于設計的字體缺乏設計感和專業性,如下圖:
那么,該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呢?掌握一些好用的偏旁、部首、筆畫處理手法,就是一個有效的突破口,以下便是蔥爺總結出來的21種筆畫處理技巧,希望對你有幫助。
1.用“橫”取代筆畫“點”。
這么做為了使文字筆畫的形態更統一,也便于文字之間的筆畫對齊。
2.把“日”部首變成兩個同心圓。
在象形字中“日”字的寫法就是一個太陽,即在圓中加一個點,這種寫法其實比現在的寫法更簡潔,更美觀,自然會受到設計師的青睞。
3.把框內的橫筆畫用一個豎筆畫取代。
對于一些筆畫比較多、結構比較復雜的字體,我們通常要做簡化處理,比如說在一些含有日、目、月等部首的文字中,框內的橫線就可以用豎線取代。
4.把框內的橫筆畫做成垂直傾斜處理。
設計的字體太普通怎么辦?我們要想辦法刻意做一些變化,比如把包在框內的橫筆畫做垂直傾斜處理,就可以有效增加字體的設計感和動感。
5.把筆畫端點的一個角做圓角處理。
黑體字的筆畫端點一般都是兩個直角,而如果字體設計的需求是偏向優雅、女性的,那么直角的尖銳感就不太合適,把筆畫端點中的一個直角處理成圓角效果會更好。
6.把豎鉤變成豎折。
把豎鉤、豎彎鉤、斜鉤、彎鉤設計成豎折,也是簡化字體、增加設計感的有效技巧。
7.用圓替代“口”。
口其實就是方形,從方形變成圓形也是一個簡化的過程,可以使字體更加圖形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