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用戶盡快下單、趕快付錢?如何架構一個營銷導購產品?如何在內容上價值最大化?如何讓用戶在營銷產品中有效降低跳失率?我是一個設計師,今天跟大家聊一下怎樣做好“營銷導購”產品設計,也希望能多多交流。
首先,你知道內容導購產品、營銷導購產品到底哪里不同嗎?
內容導購和營銷導購是現在電商極具代表性的兩種導購方式,內容導購(愛逛街、直播等)是一種在消費需求的篩選和決策環節,內容和KOL的建議,對用戶更有價值;而營銷導購(天天特價、聚劃算等)是在用戶選擇購買渠道和具體產品的環節,比價、折扣、返利、紅包、爆款、包郵等對用戶更有價值;
1. 營銷導購產品的競爭核心是“利”,內容導購產品的競爭核心是“人”;
營銷導購的競爭核心是“利”——購買商品的驅動力是價格;由平臺將折扣、爆款、滿減、降價、紅包、優惠券等商品推送給用戶,對用戶的刺激購買是直接且有效的,營銷導購的方式也有很多,比如折扣促銷、特價、搶購等;
營銷導購方式:折扣促銷、特價、搶購等
內容導購的競爭核心是“人”——優質內容的創造者、加工者;由人將自己對產品體驗的第一感受,扮演商品推薦者的角色推薦給用戶,用戶對紅人、達人、大V、明星等“人”的信任成為內容導購的驅動力,當然,內容導購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比如直播、紅人推薦、內容資訊等;
內容導購方式:淘寶直播、專輯/紅人推薦、內容資訊等
2. 營銷導購產品的目的是讓用戶快速購買商品,內容導購產品的目的是讓用戶消費更多內容和更長時間;
營銷導購是在用戶選擇購買渠道和具體產品的環節——考核的是一個用戶有無快速下單、購買,運用價格價格等利益商品平鋪吸引用戶來到平臺,并打消用戶一切疑慮和擔憂,比如質量好壞、退貨、價格是否最低、是否是正品等,讓用戶購買過程更短、更快!
內容導購是在消費需求的篩選和決策環節——考核的是一個用戶進來看多少內容,在頁面中消費多長時間,在一個產品中消費更多更長的內容代表內容對用戶的吸引度,就會有更多挖掘用戶的潛在需求,和更多幫助用戶決策的能力,一個用戶愿意消費更多內容和更長時間的平臺,就會比其它競品更有優勢。
3. 營銷導購產品的用戶路徑是單向的,內容導購產品的用戶路徑是內部流轉的;
以天天特價(營銷導購)和愛逛街(內容導購)的用戶主路徑為例,可以看到此差別性:
(A)營銷導購產品的用戶路徑是單向的,通過各種營銷手段、利益點在首頁直接鋪商品,直接點擊到商品詳情頁面,到達商品詳情的路徑盡可能的“短”和“直接”;
(B)內容導購產品的用戶路徑是流轉的,通過內容、專輯、詳情頁、互動頁、相關推薦等頁面讓用戶在平臺內部流轉和互通,在產品架構上一般不會首頁直接點擊到商品詳情頁,會有中間頁,從中間頁面再流轉到其它相關頁面,讓用戶在內部不斷流轉消費更多內容和更久時間;
營銷導購產品與內容導購產品的用戶主路徑區別圖
4. 不論內容導購還是營銷導購,都趨于用戶個性化;
提升用戶回訪率、增強用戶粘性、消費更多內容、商品——不論是內容導購還是營銷營銷導購都趨于基于用戶進行個性化。而購買力、常逛/買的類目、常逛/買的品牌、關注的紅人、關注的達人、性別、年齡等因子的不同決定了用戶的需求是千人千面的,如下圖,兩個女生的用戶行為很相似,但各自的需求明顯不同,那么,導購的用戶個性化勢在必行,用戶的需求也需更加細分。
兩個用戶行為相似,但需求不同
個性化方面可以:推薦用戶常去逛的、根據每個用戶每個類目的消費力推薦,根據用戶常買的風格、店鋪、標簽推薦,根據用戶每個月的購物時間點push信息,推薦與該用戶相似的用戶購買的商品等。用戶個性化的核心是“給每個用戶想要的”,千人千面更能契合用戶個體的需求或潛在需求。
從哪些方面入手能做好營銷導購產品設計呢?
營銷導購產品設計著力于“骨”和“肉“,即架構布局和內容的個性化。在設計上采用合理的架構布局會提升產品數據和更加符合用戶體驗,而內容則是在架構基礎上的填充,一個好的營銷導購產品不僅要有合理的架構,更要有符合產品調性的商品、文案、設計、品牌等,綜合”骨“和”肉“才是做好設計的抓手。
營銷導購產品設計的著力點
以下是通過數據驗證的一些經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啦~
Part1 營銷產品的“骨”——大格局,小結構
1)首屏有鉤子模塊能有效降低跳失率
鉤子模塊是什么?
在這里指的是,在營銷導購產品的首屏中通過價格優勢、爆款、利益等維度吸引用戶點擊或回訪的模塊。產品中常用的鉤子模塊有:秒殺模塊、今日爆款、人氣冠軍、搶紅包、領金幣、猜你喜歡、限時搶、整點搶購、必搶等,如下圖。
營銷導購產品中的鉤子模塊
鉤子模塊在首屏的價值是什么呢?
鉤子模塊在首屏的價值是——吸引用戶點擊降低跳失率、強化用戶對平臺的認知、在一定程度上吸引用戶回訪,即“抓住用戶的心”的模塊。
在天天特價產品實踐過程中,如下圖,從有今日爆款——拿掉今日爆款模塊(基于簡化首頁內容)——拿回今日爆款模塊,這個過程是基于簡化首頁內容、提升用戶體驗進行的優化,在有無鉤子模塊的情況下,首頁跳失率(兩周均值)上下波動明顯(經過多角度分析排除其它原因干擾的可能性),可見,首屏的鉤子模塊能有效降低營銷導購產品首頁的跳失率。
天天特價首頁有無鉤子模塊及首頁跳失率變化圖
2)首屏布局要有主次,最大圖片面積占比過大會降低次重點的點擊UV
今年3月份天天特價首頁做的AB Test,如下圖,左側是老桶首頁首屏——各個模塊面積占比從大到小依次是28.6%、17%、17%,最大圖片面積占比8%——布局有主次,最大圖片面積占比適當;右側是新桶首頁首屏——各個模塊面積占比從大到小依次是44.2%、15.6%、14.7%,最大圖片面積占比13.6%——布局也是有主次的,但最大圖片面積占比過大。
營銷導購產品的首屏布局為什么要有主次呢?首屏模塊有主次,有效傳達給用戶該產品與其它產品“最不同”的特質,加深用戶對產品的認知和印象,主次的一般可以從面積大小、顏色強弱等角度進行考量。
營銷導購產品的首屏最大圖片面積占比為什么不能過大?首屏最大商品圖片面積過大的話,用戶的視覺重心會被單品大圖吸引,視覺上會忽略次重點的內容,會導致次重點的點擊UV下降。
天天特價首頁最大圖片面積占比對固定坑位點擊UV的影響
以天天特價為例,如上圖,對比老桶、新桶最大圖片面積占比對固定坑位點擊UV的影響(由于做的是AB Test,老桶和新桶每天的UV量是不同的,所以需要做系數補償,日補償系數=老桶的首頁總UV÷新桶的首頁總UV,新桶10元包郵點擊UV×當天的補償系數=新桶當天固定坑位點擊總UV),然后通過對比一周數據,新桶的4個固定坑位點擊UV都有下降。所以,如果首屏次重點的產出價值還不錯的話,建議避免首屏最大圖片占比過大。
3)輪播樣式透出內容越多,整個區塊點擊率越好
輪播樣式在無線中應用較多,一般一個頁面中的輪播樣式不超過2個,因為在無線頁面用戶習慣“向下滑”,左右輪播的用戶操作成本較高,且內容無法直接透出給用戶,點擊衰減比較厲害。
在天天特價實踐過程中,今日爆款模塊商品輪播由2.5個改成3.5個,且2.5個所占面積比3.5個所占面積更大,但是3透出3.5個的輪播樣式點擊率有提升。所以,在用戶體驗合理的情況下,建議內容盡可能透出的多,整個區塊點擊率越好。
今日爆款輪播樣式透出內容數量不同UV點擊率變化圖
4)Banner點擊UV普遍不高,頂部Banner穿插到到list中點擊UV無明顯變化
Banner在產品中一般放在頁面最頂部,但點擊UV普遍不高的兩個原因是:
· 疲勞度——各個平臺Banner樣式、玩法、利益都差不多,用戶產生了疲勞度
· 視覺忽略——加之無線向下瀏覽的習慣會“自然”忽略頂部的Banner
Banner主要包括:推廣型和營銷活動型,前者注重的是曝光量(比如品牌推廣、店鋪推廣等),后者注重的是點擊量(比如店鋪活動、大促活動等);推廣型的Banner由于曝光量的要求盡量放到首屏,營銷活動型Banner可以穿插到list中。
那么,Banner穿插到list中點擊UV會不會降低呢?
以天天特價為例,3個Banner從頂部拿到下面商品list中之后總點擊UV沒有降低。Banner在商品list中前幾個Banner自上而下的衰減并不明顯,取決于Banner的內容是否是用戶想要的及Banner的設計能否最大化吸引用戶。
將Banner從頁面頂部移動到商品list中UV點擊率有輕微提升
將Banner穿插到商品list中能有效緩解用戶“逛”產生的疲勞感,為用戶帶來驚喜、凝聚用戶注意力。在其他產品實踐過程中,Banner的點擊比放置在頁面頂部的點擊UV率要高,所以如果你的產品Banner的點擊率不高,又沒有高曝光率要求的情況下,不妨將Banner中穿插到list中試試看。
Part2 營銷產品的“肉”——個性化
1)減少用戶選擇,給用戶一個“值得買”的理由——單獨評估
營銷產品的每個模塊都要“簡單粗暴”告知用戶購買理由,給用戶一個購買理由很重要,其實理由是用戶單獨評估是否購買的催化劑,通過價格優勢、折扣、爆款、購買最多、抵扣、人氣、必買推薦、搶購、秒殺等理由告知用戶“錯過就沒有了”,促使用戶單獨評估的時間盡可能的短。
營銷導購產品每個模塊要給用戶一個“值得買”的理由
· 今日爆款——理由是“爆款”——設計上打標“火爆”的標簽——刺激從眾心理的用戶快速瀏覽、評估、購買;
· 限時特價——理由是“限時”“直降”——設計上運用倒計時、已搶件數、直降標簽,突出“時效性”“限時價”——傳達給用戶不買就會錯過的心智;
· 商品card——理由是“直降”“滿返紅包”“必買”——設計上有一行展示直降標簽、滿返紅包標簽、頻道標簽,并在前4個商品上打“必買推薦“的標簽——簡單粗暴的告知用戶該商品是“值得買的”,促成瀏覽、成交轉化;
2)坑位入口通過設計來強化點擊感,有效提升UV點擊率
營銷導購產品中坑位入口的“點擊感”要求比較高,是由營銷導購的“快決策”“快選擇”“快下單”決定的,點擊感主要受幾點因素影響:運營文案、設計樣式、圖片(是否有個性化)、有無按鈕等。
天天特價4個固定坑位設計優化考慮:突出利益點文案、設計樣式強化點擊感;結果表明能提升該模塊的UV點擊率;
坑位入口強化點擊感提升點擊率
3)吸頂導航分類較多可進行個性化
現代產品不論是從商品、價位、常去逛的頻道、常去逛的類目等角度都需要為“一個用戶而設計”,滿足用戶個體的不同需求。在這里講一下吸頂導航類目的個性化,天天特價首頁的吸頂導航有19個類目,一排只能展示5個,從用戶體驗出發對每個用戶進行類目導航進行個性化算法,結論如下:
· 日環比1-4位置:展示UV雖然略降低,但UV點擊率和UV點擊數有提升(遠高于首頁的UV點擊率提升比率);
· 0-18位置:UV點擊率和點擊數日環比同步上升
吸頂導航分類較多可進行個性化
總結
營銷導購產品是一個綜合服務的產品形態,覆蓋用戶消費鏈條的所有環節,持續對用戶的消費方向和決策進行影響。從用戶體驗出發,著力于產品的“骨”和“肉”,給用戶想要的或可能需要的,并讓用戶盡快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