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來,John重返Adobe進行另一次演示。Russell Brown,Adobe的藝術總監,完全被這個程序所打動。Adobe以極大的熱情果斷地買下了Photoshop的發行權。1988年11 月,Knoll兄弟與Fred Mitchell,Adobe的首腦,口頭議定合同,并于次年4月完成真正的法律合同。合同上的關鍵詞是“license to distribute(授權銷售)”Adobe公司當時并沒有完全買斷這個程序,直到若干年后Photoshop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簽訂了合同后,Thomas和John兩兄弟開始研發新的版本以發布銷售。而Adobe公司則決定保留Photoshop這個名字。
圖6 首次正式發行的PS只有800KB 的3.5英寸光盤
Thomas在Ann Harbor編寫所有的程序,而John在California編寫插件。Adobe的一些人認為John的插件過于花俏,不適合于嚴肅的應用程序。他們的觀點是他們的產品僅作為一種潤飾的工具,而非為了特殊作用。所以John只能偷偷地把這些插件編寫進去。正是這些原來為很多所不齒的插件,卻成為日后 Photoshop成功的一大因素。時至今日,插件已經成為Photoshop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1989至1990年,Russell Brown和John,Tussell和Fred提供建議,Thomas編寫代碼,增加軟件的新特性。
1990年2月,Photoshop1.0版本發行。它優秀的編碼和簡單便捷的使用給了它的競爭者ColorStudio狠狠的打擊。它給計算機圖像處理行業市場帶來巨大的沖擊。除了其他軟件沒有的特點外,它還獲得了天時。當時正值計算機桌面革命炒得火熱,桌面的發展更為它創造了有利條件。此外,Adobe還有一個制勝的秘密武器-RussellBrown。他善于讓人覺得這個軟件容易使用且有趣。在一次演示會上,他幽默的演示突出了 Photoshop的優點也使得參展的人把Photoshop竟相宣傳出去。
圖7 Adobe Photoshop首次亮相
而Photoshop 1.0顯然仍需改進。當時,Photoshop的優勢是容易使用,雖然Fractal Design開發的ColorStudio具有一些它所沒有的優點,但總體而言,ColorStudio卻存在更多的缺陷。
Letraset把ColorStudio定位于專門人士使用的專門工具。而Adobe把Photoshop定位于所以電腦擁有者可以使用的工具。這兩個冤愛死對頭競爭非常激烈,當時MacWorld的一篇文摘體現了這兩個公司的交鋒。John和效力于ColorStudio的Macr Zimmer分別使用他們自己的軟件對圖象進行潤飾及合成。結果最后Photoshop是贏家。
當時Thomas是編寫這個軟件的唯一支柱。為了擴充工程師隊伍,公司聘請了Mark Hamburg。Mark曾從事于Ashton Tate。路徑即是他提出加入到Photoshop里的。路徑也成為了Photoshop2.0版的新特性。2.0版最重要新功能包括支持柵格化 Adobe的矢量編輯軟件Illustrator文件,支持CMYK,Duotones以及新增鋼筆工具。此外,Photoshop的最小分配內存也由原來的2MB增加到4MB,這個小小的改動無疑對程序的穩定性及運作性能的提高起了非常大的作用。Mark聲稱他對這個軟件的第一個貢獻是建議最低內存需求從2MB增加到4MB,可見其作用絕非由2到4那么簡單。
圖8 Photoshop2.0的發行引發桌面印刷革命
Sreven Guttman當時擔任首任產品經理,給Beta版起代號即是從那時開始。Photoshop 2.0的代號是Fast Eddy。2.0正式版于1991年2月發行。從此,Adobe成為行業標準。2.0的發行引起了印刷業的重視,并引發桌面印刷革命。
Adobe公司開始設立銷售部門,并聘請了更多的軟件工程師,包括Kevin Johnston。此時Adobe公司決定開發一個Windows視窗版本。Guttman把軟件開發分成兩個小組,由JeffParker領導的Mac 小組以及由Bryan Lamkin領導的Windows小組。這次開發進展很慢,因為他們必須重新編寫Thomas最初的編碼。尤其是Windows版本,似乎是一個完全分離的程序。Mac版本開發代號是Merlin,Windows版本則是Brimstone。Adobe決定把下一個版本標注為Photoshop2.5,至今無人知道為什么不標注為3.0。通常標注為.5都不會好銷,因為人們覺得小數點后的數字通常留給修改升級。2.5版本增加了一些新的顯著特征,調色板和 16-bit文檔支持。
盡管這個版本因為是Windows版本的第一版而備受矚目,但是對于Windows系統,它有一個強大的對手,Aldus公司的 PhotoStyler。雖然Windows的使用者可以使用Photoshop,但是它并不包括那些新特點。同時,內存處理的一些錯誤很快便從市場反饋回來。當這些內存錯誤bug被查出并改進后,原來的版本升級為2.5.1。
圖9 第一個運行在Windows平臺的Photoshop2.5
此時Photoshop在Mac版本的主要競爭對手仍是Fractal Design的ColorStudio,而Windows上面則是上文提到的Aldus的PhotoStyler。Photoshop從一開始就遙遙領先于ColorStudio,而Windows版本則經過一段時間改進后才趕上對手。
下一個版本3.0的研發在2.5還沒完成便已開始,代號為Tiger Mountain。在這一版中,將著力加入圖層這一新特性。Thomas主要即致力于圖層的研發,同時與Hamburg和Johnston一起研發其他的新特性功能。Stern優化Power Mac版本Photoshop,而Seetha Narayanan則使Windows版本能與Mac版本同步。
當時研究Layers的還有LivePicture,是Photoshop勁敵。Live Picture的Layer具有將單獨分離的元素多重地堆疊起來。當時也有謠言說Photoshop的工程師抄襲了LivePicture的Layers 特征,事實上,早在Thomas還未聽說過LivePicture的時候,他便已開始研究Layer這一概念。對他來說,這個概念僅是為了方便在編輯圖片的時候可以把物體單獨分開。Photoshop3.0的Mac和Windows版本分別在在1994年9月底和11月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