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Slab
這種風格是 19 世紀初隨著工業革命在英國誕生的。這是第一個目的與之前完全不同的字體。 老式羅馬正體、過渡體、Didone 都是用于書籍。它們是為較長的文本而設計的。 Slab 是第一種為廣告而設計的字體,旨在脫穎而出。這種字體通常在大字體時看起來不錯,但通常不應縮小用于正文。
△ Slab的主要特點
筆畫粗細幾乎沒有變化。
字形垂直。
襯線很粗且沒有弧線。
Roboto Slab 是當代 Slab 字體的一個很好的例子,該字體也可以用于較小的尺寸,也可以用于正文(而大多數Slab字體不行)。
△ Roboto Slab是現代Slab字體的典范,容易閱讀并且仍保留有「工業感」
5. Clarendon
Clarendon 風格起源于 19 世紀中葉,是能讓 Slab 風格在較小尺寸上也使用的設計。將 Clarendon 與 Slab 風格進行比較,它們的結構相似性很明顯,但是仍有細微的區別。Clarendon 顯然「更柔軟」并且更悅目。
△ Clarendon的特點
粗細對比度肉眼可見。
字形角度垂直。
襯線中等長度,更細,且具有弧度。
同名的字體 Clarendon 是典型代表。
△ Clarendon是這個風格的代表
無襯線體
1. Grotesque
Grotesque 不是最早的無襯線體,但卻是最早在商業上獲得成功的無襯線體。最早于 18 世紀設計出來,但在 19 世紀才開始應用。這種字體最初被稱為「奇形怪狀的」,是因為當時人們認為這種字體比其他現代字體丑。
△ Grotesque主要特點
橫豎筆畫粗細不同。
通常小寫「g」采用雙層寫法,即在底部有個圈。
通常有種很方正的感覺,字形呈垂直狀態。
Franklin Gothic 和 Akzidenz Grotesk 是典型的 Grotesque 字體。
△ Franklin Gothic是典型的Grotesque風格
2. Neo grotesque
Neo grotesque 是 Grotesque 的更加精致和時尚的版本。誕生于 20 世紀中葉,受到原來 Grotesque 風格(最著名的是 Akzidenz Grotesk)的啟發,字體設計師的目標是制作中性且合理的字體。
△ Neo grotesque字體主要特點
粗細對比度很低。
通常小寫「g」采用單層寫法。
給人的感覺并不是方正,字形呈垂直狀態。
廣為人知的 Helvetica 就是最有名的 Neo grotesque 字體。
△ Helvetica是最有名的Neo grotesque字體
3. Geometric
Geometric 起源于 1920 年代的德國。這些字體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包豪斯運動的影響,它們基于基本的幾何形狀:三角形、正方形和圓形。例如,字母「O」通常是無襯線的幾何風格的完美圓圈。
△ Geometric的主要特點
粗細對比度極低。
字母「o」幾乎是個完美的圓形。
這類字體以采用單層寫法而聞名,如圖中的小寫「a」。
△ Futura是典型的Geometric字體
4. Humanist
這是一種無襯線樣式,其靈感來自于傳統的字母形式,主要是襯線體,甚至還有書法。最早的 Humanist 設計于 20 世紀初,1916 年的 Johnston 和 1928 年的 Gill Sans。Edward Johnston(設計 Johnston 的人)是書法家,并從經典的字母形式(包括Roman capital)汲取了靈感。
△ Humanist的特點
從 2、3 這里可以看出更多的向書法學習。
1 部分粗細對比度很低以至于很難辨認出。
△ Gill Sans是典型Humanist字體
5. Neo humanist
Frutiger 字體(由Adrian Frutiger設計)標志著新的 Neo humanist 風格的開始。這些設計的主要重點是可讀性。1970-1980 年代,此類字體獲得了更多的支持和吸引力,以滿足早期低分辨率計算機屏幕上對高清晰度字體的需求。
△ Neo humanist字體的特點
粗細對比度很大,尤其是和其他無襯線體對比。
x 字高也更大。
Dax Pro 是其中典型。
△ Dax pro是典型的Neo humanist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