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自古至今,人們從來沒有停止對美的追求。藝術和設計的形成與發展是人們的一種文化和創造性的審美活動,目的是通過藝術或設計作品傳遞美的信息。
自然界的種種現象和人們的長期生活實踐所積累的經驗表明,美的表現形式大致可歸納為兩大類:
“有秩序的美”
這是一種主要的表現形式,符合人們的欣賞習慣,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這種美給人一種平和、安全、穩定的感覺。在平面構成的基本形式中表現為:重復、近似、群化和帶有較強韻律感的漸變、發射等。
“打破常規的美”
這種表現形式不是主要的,卻又是不可缺少的,這種美更具有個性,常給人們帶來新奇、刺激、有趣、活躍的感覺。平面構成中的對比、特異等具有破壞規律的性質。
1、平衡
平面構成中所指的平衡、均衡,不是物理學概念,是指從視覺反映到心理的一種心理活動,即通過視覺在心理上所達到的一種力的平衡狀態。平衡是根據力的重心,將多個形象加以重新配置和調整,從而達到平衡的效果。平衡又可分為絕對平衡與相對平衡,絕對平衡也稱為對稱、均衡。
對稱:
就是以中心軸線或中心點為基準,在大小、形狀和排列上具有同形同量的相反復的對應關系,而這種結構形式也稱為“鏡像”形式,對稱是表現平衡的完美形態,它表現了力的均衡。對稱的形式生活中很常見,如人體結構。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對稱形式在機能上可以取得力的平衡,在視覺上給人完美無缺的感覺,滿足了人們生理和心理上對于平衡的需求。對稱具有極強的穩定和莊嚴肅穆的審美特征,在世界古文化中這一形式的應用非常普遍。如公元前古埃及的金字塔、神廟等建筑與裝飾;以及各國的皇宮和廟宇的建筑和室內陳設等,權貴階層以此形式體現出其神圣及至高無上的權威。
對稱形式的結構特征是:具有極強的穩定性,因此給人的感受是有規律、有秩序、莊嚴肅穆、安定完整,呈現出一種平和安靜的美。
打破對稱的平衡:
在自然發展中,人們的視覺、心理需求也是發展、前進和變化的。人們需要多樣和豐富的形式內容,絕不會滿足于某一種特定形式。因此,對稱也有其不足的一面,那就是過于完美、保守型強,使人有限制過嚴、缺乏變化的感覺。所以需要打破對稱平衡體現更加多元化的美感。具體的方法有:
移動形象的位置,隨著形象的位置調整,形成疏密,比重也依此而變化。
調整形象的大小,變化其外形,依此來調整形象在空間中的比重。
利用形象與空間(已有的空間—畫面)的關系,形象的方向變動,由此產生空間的強弱和運動感。
形象與形象之間的明暗關系帶來的層次感,使畫面形成進深感,增添活力。
當然,調整平衡的方法不僅僅局限于某一種,而是就具體情況采用多種方法,變化出具體有動感的多樣空間,以達到預想的平衡效果。
2、對比
對比是指將不同的質或量形成的強和弱,大和小等相反的東西放置在一起產生的區別和差異,由于相互刺激而產生的相互加強各自特性的效果,對比起到了更突出的作用。
對比中有很多表現形式,常見的有大小、遠近、方向、多少、曲直、虛實、明暗等對比,形象與空間上又有正負、疏密、面積等對比,在顏色對比中還有明度、色相、純度、冷暖、等對比效果。將這些具有相反性質的要素,有意識地應用在時間、空間方面,通過對比強調重點,可以達到更強烈的視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