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設計就是將各種元素在二維的空間內進行排列組合,以達到審美的趣味,字體設計也屬于此但又不止于此,橫豎撇捺、一筆一劃既要滿足視覺審美還要表達豐富含義。
那怎樣讓設計的字在視覺上和內涵上都無可挑剔?不要急,完形法則(Law of Organization)在字體設計中的應用你該知道了。
一、完形法則只知其名不知其意?
完形法則是以完形心理學為依據的,認為“整體不等于個體的總合”,也就是說我們看到一個字時,并不是先看到橫豎撇捺的筆畫然后認為這是一個很多筆畫堆砌成的字,而是直接感知到這是一個整體的字。
完形法則應用領域很廣,我么這里說的其實僅指完形心理學的視覺法則。
因為這一理論認為整體不是部分的簡單總和或相加,不是由部分決定的,而是各個部分由這個整體的內部結構和性質所決定的,這也就意味著人們在知覺事物時總會按照一定的準則,那這個準則就是我們這里說的完形法則。
同樣的,無論是平面設計還是字體設計,別人看到作品,視覺上并不會完全客觀的產生感知,而是會有一些特別的傾向性,這些傾向性就遵循完形法則的規律。
二、完形法則都有哪些規律?
具體來說,完形法則有圖底法則、閉合法則、相似法則、接近法則和連續法則,我我們就從這五個方面研究下完形法則在字體設計中的應用。
1.圖 底 法 則
這個你肯定不陌生,就是圖和底隨時可以轉換,平面設計中常稱為“互為圖底”、“圖底反轉”等,經典的魯賓杯又要出鏡了,日本平面設計大師福田繁雄就因正負圖形設計廣為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