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后,你會在哪里做設計?10年后的設計領域會發生哪些變化?設計師應該如何提升自身技能才能適應未來?今天這篇文章,由Facebook 副總裁,知名設計女神Julie Zhuo 來為你揭秘答案。
在如同變色龍般變化無常的科技世界里,設計這個詞匯還是十分年輕。交互設計這個名字大概在90年代才開始被大家熟知。早在iPhone出現之前,在我從事第一份工作時,我的團隊收集了一份所有我們能找到的之前曾設計過交互應用的人員列表。那時候,列表中的人員連100名都不到。
Julie Zhuo(右一)
而在今天,幾乎所有的科技公司對設計的需求都在劇烈上漲。但這些科技公司依然如同西部荒原那樣運營著:快速,松散,以及擁有許多年輕新銳的人才。這個領域里最佳的實踐方式,就是嘗試做最前沿的事兒,而不是用數十年的經驗來精雕細琢。創作偉大的作品的過程就如同制作曲奇餅干的面團,柔韌可塑,不憚于改變。
想成為科技行業里的設計師?別猶豫!當下可以說是選擇這個行當最好、最令人激動的時代。身處如此翻天覆地的變化中,我實在是迫不及待想要看到10年后科技行業中的設計會以怎樣的面貌存在了。我們需要展望未來,并從已經發展成熟的相關設計領域里取取經:比如工業設計,平面設計以及時尚領域。
這里是我對硅谷未來10年設計領域的預測:
1. 設計師需要有掌控全局的經驗而不只是停留在交互界面上,設計應不局限于界面,而在于創造完整的體驗,從線上到線下各方面。
2. 平均看來,大學的設計類項目將會普遍呈現多學科交叉的形式。新一批從大學畢業的設計師需要同時對平面設計、軟件、以及硬件的基礎知識有所了解與掌握。
3. 至少有一半的科技產品會因為其風格帶來的美好感受而吸引人們使用,而不只是因其單純的實用性。
4. “設計思維”將成為產品思維。
5. 大部分初創公司將擁有一個自認為設計師的創始人。同樣的,任何一個超過100人的科技企業都將會擁有最高水準的設計高管。
6. 由于前瞻性的設計越來越重要,以及團隊需要更多擁有多學科背景以及專業技能的人才,一個公司里設計師與工程師的平均比例應更多是1:4而不是1:8或是1:10。
7. 未來10年,設計師將使用完全不同的設計工具。我們會預見一波應用程序的復興,它將使設計及其創造過程變得更加強大與高效。
8. 在科技行業里,我們將在設計師中看到更多的多樣性。在硅谷,一半的設計師將會是女性,三分之一的設計師將會擁有國際背景。
9. 因為擁有更完善的標準、更好的教育背景以及更易使用的工具,典型的創造者——不論是不是設計師——都將裝配有基本的設計流程。很明顯,難以使用或是被制作得糟糕的體驗將成為少數。
10. 與日常生活無縫連接并幾乎隱形的產品與服務,將會是最受歡迎的。
這是Julie Zhuo眼中的十年后的硅谷
十年后,上海、廣州、北京……
你在哪?將如何做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