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無云的大晴天,又被攝影師們戲稱為“光板天”。光板天的天空缺少細節和層次,像一塊光禿禿的板子一樣,讓照片顯得特別的單調。
攝影愛好者常常見到光板天就頭痛不已。托馬斯經過長期實踐,總結出以下三招,光板天也完全不怕,照樣拍出好片。
1 突出地景,減少天空
優秀的攝影師善于在照片中,發揮人物、場景、天氣的優點,掩蓋現場環境的缺陷。
作為萬里無云的大晴天,天空自然是十分單調,所以我們在這種情況的第一招,就是在構圖時盡量少取入天空,多突出地景的特色。
下面一張照片,是我在內蒙古呼倫貝爾的奇乾村,所見到的一個場景。當時的天空毫無云層,是一個標準的光板天。
解決光板天的第一招,就是少取入天空,多突出地景。
我仔細觀察現場環境,發現地面的雪坑非常有質感和特色,可以在構圖時進行強化。于是我趴在地面上,使用哈蘇X1D無反相機以及30mm廣角鏡頭,低角度近距離的拍攝雪地,天空只取入了不到三分之一。
由于我的廣角鏡頭離雪地特別的近,因此其高低起伏的曲線、明暗交織的紋理,都被極大的凸顯了出來,占據了畫面的大半部分。
相信大部分讀者在觀看下圖時,視線都會被雪地的光影紋理所吸引,而不會注意到背后的光板天。
后面我又在雪地上仔細搜索,發現了雪地中一棵孤獨卻頑強的植物。下面這張構圖,干脆完全舍去了天空,只表現了雪地和植物。
第一招的關鍵在于兩點:一是減少天空的構圖比例,二是尋找到地景中特別吸引人的部分。
下圖是我在意大利的Santa Maddalena小鎮的一張照片,非常的普通。雖然我裝上了Haida偏振鏡壓暗天空,但天空仍然是大片空白、毫無美感,月亮也不太引人注目,地景更是顯得雜亂。
下圖是同樣的時間地點,我的另外一幅作品。我在遠處發現了一棟極富阿爾卑斯風情的小屋,用尼康24-120mm鏡頭的長焦端拉近,讓小屋在照片中特別的突出。同時構圖時因為只取入了少量天空,月亮也更加的明顯了。
通過長焦突出地景,少取天空,我在光板天也拍到了一張不錯的作品。
下面一張照片,是我在經過內蒙古滿歸鎮附近的大興安嶺時,用大疆Mavic Pro無人機拍攝的畫面。可以看到光禿禿的天空毫無冷暖層次,極大的破壞了照片的氛圍。
因此我干脆把鏡頭正對下方,完全拋棄天空,著重刻畫地景的冷暖對比,反而拍出了一張不錯的作品。
如果我們前期拍攝時沒有注意,后期通過二次裁剪的方法,也能拯救光板天。例如下圖,天空缺少細節卻占到了畫面的二分之一,削弱了讀者對地面秋色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