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攝影初學者,你可能對長曝相片有著響往,但又不知道怎樣開始,這篇文章便希望可以用簡單的詞語和步驟來介紹怎樣拍出漂亮的長曝相片,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步驟一) 留意天氣和時間
顧名思義,長曝相片便是開放快門,讓相機捕捉長時間環境的變化,常常用于拍攝流水、云層、車軌等。而在光圈、快門、ISO的關系內,長時間曝光代表快門變慢,這時光圈和ISO也要相應調整,但光圈和快門不可能無限的變小,因此必須密切留意外部光源的強弱,若果是萬里無云,陽光充沛的日子,便可能不是拍攝長曝相片的好時間了(因為很容易過曝,快門也慢不了多少)!我們可以選擇有云或是日出日落的時份來拍攝風景系的長曝相片,而車軌、星軌等當然是晚上拍攝了。
Photo by Darren Shilson
Photo by Zach Frailey
(步驟二) 預先觀察目標地形
一張成功的風景相片,預先觀察目標地形可以讓你更早掌握拍攝的時機和構圖,特別是長曝相片,每張相片也會用長時間來捕捉,頻繁地轉換拍攝地方可能會讓你拍不到多小張相片,因此若果可以,多于不同時間到希望拍攝的景點視察環境,務求把握時間,一擊即中。
Photo by Sacha Fernandez
(步驟三) 帶上三腳架、快門線和后備電池
要作長曝拍攝,除了相機鏡頭,還記得帶上三腳架和后備電池,一支穩固的三腳架是拍出上佳長曝相片的先決條件,若果三腳架不夠穩固,或是忘記帶三腳架,將會大大影響長曝相片的質素。快門線可以用自拍/倒數來代替,但有快門線拍攝起來比較有效率和方便,建議各位準備。
(步驟四) 對焦的技巧
如果已經設定好拍攝位置,不要再使用自動對焦,特別是晚上或拍攝偏暗的環境,自動對焦很大機會失靈,你只要利用自動對焦作一次對焦的動作(可以向著容易對焦的發光區域,但距離必須相同),然后設定鏡頭或相機到手動對焦(MF),之后避免移動相機或對焦環便可一直拍攝,很是方便。
Photo by Lu Yu
(步驟五) 利用 M-Mode 設定曝光
初學者拍攝風景人像等相片可能會多使用光圈先決模式,但拍攝長曝相片時則建議使用手動模式,好讓可以完全掌握光圈、快門和ISO的設定,拍出心目中理想的相片效果,而且長曝相片的「迫切性」沒有其他相片那么大,初學者可以慢慢調較,因此也是學習手動曝光的好時機!
Photo by David Yu
(步驟六) 加上減光濾鏡或漸變灰濾鏡
有時想拍攝日間的長曝相片,在把光圈和ISO也調到極限時,相片也是過曝,這時便是利用減光濾鏡(ND Filter)的時間了!減光鏡為一塊灰色的半透光鏡,有不同程度的減光效果,建議同學們預備ND4和ND8的減光鏡比較實用,現在也有一些可調式的減光鏡可考慮,十分方便。
Photo by Tommy Clark
(步驟七) 拍攝并檢查直方圖 (Histogram)
好了,經過以上6個步驟,終于可以按下快門拍攝了,但拍攝后記得參考一下直方圖(Histogram),特別是日間的長曝相片,以避免過曝或曝光不足的情況。
Photo by David Abran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