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布光的視頻的第一課或者第一種布光就是Windows Light,窗口自然光,或者模擬窗口自然光。很少有機會去等待窗口光,因為場地的時間不是有你來控制的,用的更多的可能都是用閃燈來模擬窗口光。阿德萊德有很多這種超過百年的禮堂和教堂,在每天下午3-5點的時候,我們還是可以捕捉到這種透過高窗的美麗的自然光。
拍攝地點:南澳大利亞 阿德萊德大學 Elden Hall 音樂廳
拍攝時間:August 26, 2012 at 3.33pm CST
相機鏡頭:Canon EOS 5d mark iii / EF85mm f/1.2L II USM
相機設(shè)置:1/2500 ƒ/1.2 ISO 400 85mm
距離 3.29m
Lighting Diagram 布光圖:
右側(cè)輪廓光:下午3-4點鐘的太陽
左側(cè)臉部補光:孩子手上的節(jié)目單反射光
▲布光圖
曾幾何時,認為自然光在拍攝人像的時候幾乎是不可用的低質(zhì)量的硬光,總是想方設(shè)法的去壓掉或者躲掉。這張照片讓我自己對自然光有了一些新的認識,我是這樣理解這個場景的自然光的,類似于一個比較遠的大柔光罩加蜂巢里面的外拍燈出來的硬光,適合做輪廓或者發(fā)光。我依然可以痛快快門組合來控制這個光源的出力。同樣也有很多人排斥閃光,說閃光會破壞了氣氛。
最終效果:
知足之處:
我覺得我捕捉到了孩子很隨意率性的一面,音樂演奏節(jié)目單在他的手里來來回回,翻來覆去已經(jīng)不知道轉(zhuǎn)了多久了,臺上的音樂演出視乎是和他無關(guān)的。
節(jié)目單在某個瞬間,恰巧成了一個小型的白色反光板,絕妙的瞬間。
5D mark iiide 靜音快門讓我很安靜的慢慢的拍,也不會影響周圍人觀看演出。
當陽光從窗口攝入鏡頭的那一個瞬間,哇,一聲贊嘆,難得美麗的自然光。
不足之處:
后面還有一位也拿著節(jié)目單顯得有點內(nèi)容多,右上的窗戶也是同樣的扎眼。
這個演出中,我不太可能來回多動,只能安靜坐著,構(gòu)圖受到很大限制。
彩色原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