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沒許過愿了?是不是已經不相信愿望會成真?是的,那終究是愿望而已,無數的愿望早已在現實生活里落空。圣誕前夕,假如喜歡攝影的人要許愿,希望你永遠都懷有相信愿望會成真的顆童心去創作。今年的圣誕有沒有考慮拍一組圣誕照片呢?最近有很多朋友向小編咨詢如何拍攝圣誕節人像,下面就有請左岸視覺獨家分享的人像實戰攻略,講解一下如何拍好圣誕寶貝,如何初步掌握閃光燈技巧,讓你不會錯過2013年圣誕節大片。
一、充分的前期準備決定拍攝是否達到要求
1、構思畫面
我習慣把想到的畫面畫到紙上,拍攝的時候可以有參照,后期也可以有所參考 ,另外在拍攝前對場地一定要熟悉,尤其是當場景比較復雜的時候,如何選擇場景非常重要。
光位圖
2、溝通主題
與模特相互溝通,讓她們對拍攝主題了解,便于拍攝中她們的情緒拿捏。
作者:左岸視覺
3、化妝的要求
對模特妝面與拍攝主題之間的差異要及時作出調整,把握一些小的細節是最后決定你作品成敗的關鍵。
4、現場光源與場地
確定現場光源,當時時間是上午11點左右,與室內吊燈相比室外光線顯得冷一些,因此把室外光線做為輪廓光是比較明智的選擇,從而確定模特臉的朝向。
作者:左岸視覺
場地環境 作者:左岸視覺
5、準備器材設備
閃光燈配件在修飾光線軟硬及色溫上非常重要,加柔光傘的閃光燈可作為輔助光,尤其適合女性和孩子,加了色片的閃光燈可作為輪廓光,修飾拍攝對象的外形,后面的拍攝中也會講到。
作者:左岸視覺
二、敘事化鏡頭語言在主題拍攝中4個景別的運用
1、全景鏡頭交代整個環境中的作用
全景用來表現場景的全貌或人物的全身動作,如果在我們經常看的電影、電視劇中用于表現人物之間、人與環境之間的關系。全景畫面也就是主要表現人物全身,活動范圍較大,體型、衣著打扮、身份交代的比較清楚,環境、道具大家也能看明白。一般采用廣角鏡頭,注意模特的曲線和線條的擺姿。
作者:左岸視覺
2、半身景別突出“重點”
俗稱“半身像”,指從腰部到頭的景致,也稱為“中近景”。但一般不正好卡在膝蓋部位,因為卡在關節部位是攝影構圖中所忌諱的。比如脖子、腰關節、腿關節、腳關節等。中景和全景相比,包容景物的范圍有所縮小,環境處于次要地位,重點在于表現模特的上身動作,中景畫面為敘事性的景別,因此中景在影攝影作品中占的比重較大。
作者:左岸視覺
3、近景展現特寫畫面:
指攝取胸部以上的影視畫面,有時也用于表現景物的某一局部。在模特身后放一盞加了色片的閃燈,表現魔幻一刻的神秘感。
作者:左岸視覺
4、中景可以交代故事:
俗稱“七分像”,指攝取人物小腿以上部分的鏡頭,或用來拍攝與此相當的場景的鏡頭,是表演性場面的常用景別。
作者:左岸視覺
三、關于攝影用光
1、主光
主光即決定模特照明格局的首選燈光,也就是主光源,而其它的燈光則只能起到輔助作用。現代影棚所用的主光通常是由柔光燈箱發出的,之所以采用柔光燈箱,是因為它發出的光線較為均勻,便于控制。所謂柔光燈箱,其實就是把一只或數只燈泡放入一個箱體里,通過能使光線散射的柔光箱罩(一般由塑料或紡織品制成)對模特照明,箱體越大,燈泡越多,功率越強,照明范圍越廣。對于一般的影棚來說,口徑為一平方米左右的柔光燈箱就能勝任了。其照明的距離和角度可根據需要進行任意調整,而曝光量的確定就以主光為依據控制。
作者:左岸視覺
布置好主光燈的位置,然后架好三腳架 作者:左岸視覺
2、要知道如何補光
補光也叫輔助光,顧名思義,它所起的作用就是對陰影進行補充照明,使陰影變得淺淡。其實,補光所用的可以是與主光同樣的柔光燈箱,通過照明距離或輸出功率來調整它與主光的光比。如果補光的曝光比主光少3擋光圈的話,其光比就是1:3,也就是說其結果將得到較深的陰影。如果補光的強度接近主光的話,比方說相差半級光圈的話,那么陰影部分就變得非常淺淡了。為了簡便起見,補光的光源可以固定在天花板或墻上,只是通過調整輸出功率的方式來控制陰影的深淺。至于怎樣才能使補光取得與主光的最佳光比,則只能反復地試驗。
作者:左岸視覺
3、背景光
在大多數情況下,模特都與背景拉開一定的距離。由于光源的照明隨著距離的增加而明顯地減弱,而背景比模特距離光源更遠,所以背景的亮度要比模特暗許多。如果按模特的照明情況曝光的話,則背景就會顯得更暗了,結果是模特看起來如同融入黑暗的背景之中。如果攝影師不介意這種背景效果的話,當然也就用不著背景光了。但是如果要想把模特同背景區別開來的話,則有必要對背景進行單獨照明,于是就有了所謂的背景光。然而,背景光的運用要照顧到背景的色彩、距離和照明的角度等等,搞得不好就會弄巧成拙,因此,需要對背景光進行反復調整才能用得恰到好處。為了均勻地照明一個無縫的背景,有時會需要使用兩盞燈左右。
作者:左岸視覺
作者:左岸視覺
4、頭發光
我覺得由于人像攝影技術的發展,所謂的頭發光已由原來投射到頭上的不那么自然的一束聚光,逐漸演變成為一只或多只燈的運用,不僅使頭發避免成為漆黑一團,而且還能勾畫出模特的輪廓和線條,因而它又被稱為“分離光”。這種用光方法現在已經使用得相當普遍了,為此目的采用的是小型柔光燈箱或條型燈具。這種頭發光還可以采用把一束燈光通過天花板反射的辦法來實施,不過要注意控制布光范圍,如果照射到鼻子上就不好看了
作者:左岸視覺
四、掌握用光的拍攝技巧
1、光的功能
強調光的功能就是為人像增添一點亮色,一種沖勁,突出模特的形態并增強立體感,或者引起人們對被強調光照明部分的注意力。在攝棚中這種光通常都是小范圍未經散射的強硬光線,很有沖擊力。由此可見,設置這種燈光用不著太大的花費,它甚至用一面鏡子把其它的光源,例如一只便攜式閃光燈,反射到畫面中,就能起到強調的作用。如果使用閃光燈作光源,可以把它放在一個支架上,通過一只伺服開關,即光電啟動器,使閃光與其它的照明同步。之所以要利用鏡子,主要是為了控制強調光的照明范圍。為了獲得最佳效果,強調光通常從模特的側后方發出,有時就會射入鏡頭,結果反而破壞了影像畫質。因此,為了確保鏡頭不受眩光影響,在強調光與鏡頭之間應放上用黑紙板做的遮光片。
作者:左岸視覺
作者:左岸視覺
2、光的強度
強調光的強度一般并沒有非常嚴格的規定,因為不同的攝影師所追求的效果各不相同,不過不妨以超過主光一級光圈的亮度作為試拍的出發點。然而即便強調光的強度與主光相同,它也會產生一種相當生動的效果,因為其光質比較強硬,而且其照明的角度使光線對著鏡頭反射。順便說一句,如果以閃光作為強調光的光源,那么在測量強調光的強度時,應關閉在場的所有其它光源。運用強調光可以增強人像的戲劇性和立體效果,而且并不費事也不費錢。只要稍加實踐就能掌握這一招,而結果將會使你獲得更上一層樓的人像作品。
作者:左岸視覺
拍攝總結
鏡頭語言
鏡頭就是用鏡頭像語言一樣去表達我們的想法,我們所拍攝出來的畫面看出拍攝者的意圖,因為可從它拍攝的主題及畫面的變化,去感受拍攝者透過鏡頭所要表達的內容,這就是所謂“我的鏡頭會說話”,也就是一般所講的“鏡頭語言”樣的在影像的世界里,雖然和平常講話的表達方式不同,但目的是一樣的,所以說鏡頭語言沒有規律可言,只要用鏡頭表達你的意思,不管用何種鏡頭方式,都可稱為鏡頭語言。所以運用好鏡頭語言對我們的拍攝非常重要,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鏡頭語言吧。
作者:左岸視覺
作者:左岸視覺
作者:左岸視覺
作者:左岸視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