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習慣使用UV濾鏡
對于傳統的攝影師,UV鏡是必備之一。但由于數碼相機光靈敏度區間向長光波端偏移,就是說對紅光及紅外光敏感而對藍紫光(尤其是紫外光)并不敏感。所以在數碼相機上加用UV鏡將得不到所期望的有利效果,而光學性能不好的UV鏡還會對成像產生負面影響。所以,對于大多數的消費類級別鏡頭,UV的作用就會減弱,當然如果用來保護鏡頭則另當別論。
6、忽視三腳架的作用
別以為除了專業的攝影師或那些狂熱的攝影愛好者,三腳架就沒有用武之地。因為要在弱光下拍攝清晰的圖像,拍照時必須絕對握穩照相機,即使最輕微的抖動都會造成模糊不清的圖像,而且對于這種結果我們往往束手無策,無法通過后期制作來消除這種影響。當然,為了穩住相機,拍攝時應盡量夾緊胳膊肘,倆腳岔開,深呼吸并輕輕地按下快門。但最好的辦法是將相機裝在一個三腳架上,或者將它放在一張桌子、柜臺或其它不會移動的物體上,特別是在拍攝特寫或微距攝影時,使用三腳架會得到更好的拍攝效果。
7、漠視后期處理
我們拍回來的照片,其實只有極少數看上去是完美的,事實上,我們把原照片當做素材,可以進行后期加工,但有人會認為這已失去“保真”的真實含義了。其實它仍是在攝影創作的基礎上,經創意構思,運用各種ps技術手段,將攝影素材優化或組合,使曝光不足的圖像加亮、校正色彩均衡,剪裁掉分散注意力的背景,從而化平淡為神奇的重新創作的藝術作品,可以讓那些并不出眾的照片加上后期元素變得頗具水準。
8、重理論輕實際
拍攝照片不一定是“熟能生巧”,但要想“生巧“就必需要“熟能”前提之下,有些時候紙上談兵是行不通的,理論知識做為你拍攝前的參考,所以盡可能在不同的光線條件下多拍一些照片,進行經驗的積累,拍攝時,注意記錄拍攝時所用的相機設置和光線條件,然后給自己總結,看看哪種條件下哪種設置最佳的方法,才更容易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