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現立體感
即使明度相同,我們的色彩明暗程度(從主觀感受來說),也是不一樣的。比如相同明度的黃綠色和紫色,在明暗表現上,黃綠色明顯更亮,更靠前。如果讓這兩個色彩之間發生漸變關系,這樣的表現就很像左上角有光滲入進這塊平面中。如果進一步降低的紫色的明度,這時,明度的對比就更為強烈。這時很適合表現出某種立體感。
當然,我們的色彩并非一定要有立體感才能生動,有些配色大師,會刻意去弱化立體感,所以會盡量避免明暗的對比。但是,作為初學者,一定要知道明暗對比,懂得在適當的情況下拿來使用。
尤其是在同色系或者鄰近色色系的漸變里,明度對比是一個增加立體表現力的方式。有些時候,平涂的方式看起來呆板單調,利用同色系漸變就能很好解決這個問題。兩個色彩之間可以非常近似,即便如此,還是和平涂有差別。有了光的感覺就要隨時注意受光的方向,在整個畫面里保持全局光,所謂全局光,換個簡單的說法就是大家都在同一光源照射下。
我們可以再和大家演示一下,例如這里有兩個圓,這兩個圓都是填充為紫-綠漸變,這時的紫和綠是同樣的明度。這里注意啊,就算是同樣明度,兩個顏色在直觀的感覺上,明暗程度也是有差別的,比如綠色會稍微亮一點。這時打開漸變工具,在后邊的綠色這一端色彩,將它的明度調高,這時大家會發現,右邊這個圓就變為了一個球體。
從黑白灰開始
明度漸變還是增加作品細膩程度的一個方法,我們和大神的差距,也許真有可能就是一處小小的明暗關系的不同。別忘了,明度對比對整體效果所發生的影響是最大的,但也是我們最容易忽略的,有時候一旦有了顏色,我們的焦點都在色調和色度上。但其實所有的配色,比如我們做設計,一開始總是從黑白灰開始做起,先配置好明度,然后再開始根據明度來選擇用色。
有了對明度的把握,我想我們對色彩的把握才能上升到新的層次,否則,我們在一堆色彩里,很容易迷失方向。
色度對比
這里說的色度,也被叫飽和度,有的書上也叫彩度,拿我們日常用語講就是鮮艷程度。色度對比越強,尤其是色輪上的互補色,在他們色度都達到最大時,會撞出最大的火花,產生最強烈的效果。
有時候這種高彩度的配色用在動感很強的設計中,看上去活力四射。但這種互補色之間也會發生彼此互斥的關系,造成整個版面的凌亂,所以要非常謹慎的對待色度。
空氣透視-空間感的塑造
色度對比最常見的就是用在空間感的塑造上,大家都知道,色度越高,在視覺上會制造一種“更近”的效果。
舉例來說吧,我們這里可以畫一個梯形,這個梯形用漸變來填色。如果用單色,大家一定感覺不出空間感。如果我們采用漸變,使得同一個顏色,比如紫紅色,在這個梯形上,由上到下做一個漸變,這個漸變中兩端的色彩,在色度上有差距。那這時就能體現出一個慢慢延伸到遠方的感覺。甚至還能有種暴露在空氣中,被空氣弱化的視覺效果。這個也運用在插畫中,也被叫做空氣透視。
色彩濃度的強弱對比,和其他的色彩的屬性相結合,配色就變得更復雜。但是通常來說,配色并沒有標準答案。所以導致很多人在配色的時候,都是依靠一種感覺在操作。其實感覺的確是一個最直接的選色方法之一,但是并不是唯一的方式。大家如果對色彩有更深入的了解以后,就會慢慢理解感覺層面下的更有趣的東西。這個也是經驗積累。
在飽和度這一環,PS里如果覺得不是很靠譜,就像我之前和大家提過,那么大家可以進入到AI里,利用AI的混合工具來生成不同的色階。例如我們在這里用一個高飽和度的紅色和一個低飽和度的藍色相搭配。應該說,這兩端的色彩既有飽和度的對比,也有色調和明度的對比,還有色溫的對比,應該說是對比是非常豐富的。所以,這一條矩形,用在背景色上,我個人感覺不是太合適。如果是做成一些特殊的效果,還是不錯,比如設計字體的時候做筆畫造型,或者做裝飾的線條。
最后一個我們要略提一下,就是透明度的對比。盡管透明度不是標準的顏色屬性中的一種,但是在我們軟件操作當中,透明度是相當實用的。漸變的色彩,我們可以改變其中一個色彩的透明度,比如降低到0,那么一端的色彩消失不見,這樣最容易造成一種濃霧的效果。
這個插畫,是在設計我自己的個人網站時做的,其中這些背景中的立方體的某些塊面,就是采用某一端降低透明度的效果。有一種在云端的感覺。
推薦兩個漸變配色網站
https://www.grabient.com/
這個網站的工具很好用,我當時在群里推薦的時候,有人問我說這個和PS里的漸變工具有什么區別。我在剛剛其實已經和大家講過,PS里的顏色的設置是有一些和我們的色彩理論不太符合的地方,但是這個漸變工具就完全符合我們對色彩屬性的了解。所以在這里可以進行調試,再確定漸變的值,最后放到PS里用。
https://webgradients.com/
這個網站,我相信大家應該不會陌生,好多地方都推薦過,這個漸變色是可以作為背景色來使用的。大家可以看到這上面大部分的漸變的明度都比較高,比較淺。過度也非常細膩。這一點大家可以拿來當作自己配色的參考。
這兩個工具以外,還有很多其他好用的工具我就不一一演示了,這是我用的比較多,而且覺得還挺實用的兩個網站。
寫在最后
其實色彩和音樂的感覺是最接近的,每個色彩對應每個音調,那經過組合以后就能表現出一定的情感。通常你也很難說,哪一首音樂是最好聽的,因為每個人喜歡的音樂風格都不一樣。但是總有那么一些歌是廣為流傳成為經典的。
所以要學會漸變,首先應該是了解色彩。我們不可能通過一篇文章就能完成學習,肯定是希望以這篇文章作為一個啟發點,大家可以從中找到自己的學習的方向。下一次我們會分享關于漸變的種類,總結起來也有十多種,我會一一帶大家演示每個漸變種類的做法。那我們就下一次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