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新書《幸福照相館——用心拍出生活之美》一書終于上市了。
拿到樣書迫不及待打開的一瞬間,這些年來拍攝的影像、記錄的文字、走過的地方、經歷過的人和事都撲面而來,感慨萬分。
這是一本教大家如何發現生活中美好并記錄的書。對我而言,這是一本影像回憶錄,更是一首生活的贊美詩。
2014年秋天, 那是我第一次參加公益機構組織的生態之旅,我們去臺灣中部的山區,學習無痕山林和考察當地的鳥類生存狀態。
“在碧綠色的海水邊,我長時間地佇立著。看水波翻涌,耳邊仿佛汽笛陣陣,眼前仿佛船只滾滾。深藍色的大海是汪洋的顏色,而碧綠色的大海則是碼頭的顏色。這綠色,代表了出發,也代表了向往。人類,就是在這樣的向往之情中,開始了在大海上的碧波蕩漾,開始了在天地間的自由寬廣。”這是當時的我寫下的句子。”
那時候的自己,單身,自由,滿心滿念想得都是要去闖蕩世界,去周游四海。
回看那時候拍的照片,充滿著對于未知的渴望與生活的向往。我和登山愛好者一起,爬陽明山,爬海拔3800米的無名山,凌晨帶著頭燈去登頂,看變幻莫測的晨霞在眼前繚繞,大聲肆意地笑,一心想把自己變成這山的女兒,大自然的子民。 當時的我還不知道,臺灣之行回來的一個月后,我就認識了現在的老公,一顆到處游歷的心,開始學著沉靜下來。
2010年 冬 家
很多年前,一家人圍在一起包粽子時拍的一組照片。
“箸葉清潤,醬肉醇厚,糯米甘甜,蛋黃咸鮮。這些氣味親親熱熱地從畫面里冒出來,竟能把生活推得離人那么近。
爐上已經煮起了今年的新粽,香氣縈繞,沸聲喜人。一盆箸葉快要見底時,家人團圓的綿軟情誼,也隨著粽針和粽繩,翻飛在這五月溫熱的香氣里。”
那時候我對這組照片不以為然,粽子年年都裹,來年我一定能拍得很好。可是第二年,父親腰疼沒有包粽子,第三年外婆身體不好家里沒空包粽子,第四年我不常在吃飯,家里也沒有包粽子。很多你曾經覺得理所當然的事,你不知道在哪個瞬間,就會失去它。
身邊最親近的一幕幕,往往是生活里頂頂容易被忽視的。想小時候常在弄堂里聞到的南風肉的香氣,當時覺得有點熏熏的不好聞,如今一到秋風起,鼻子就會不自覺在空氣中尋找那個氣味。可是遺憾的是,卻再難重現了。
2015年 春 日本
2015年春天,和時任男友的Chef,踏上了北海道的旅程。
“在春天快要結束的時候,去了北海道游玩。
在那里,春天才剛剛開始。
北海道的海水有著十全十美的藍色,四月的櫻花也開得茂盛。食物中透露著獨有的活力和生猛。到了下午3、4點,小城鎮上的街道就已經安靜清朗,放開耳朵還可以聽見不遠處大海的聲音。”
這一看,就是熱戀中的人寫下的詞語啊。
熱戀中拍攝的照片,也大都帶著甜膩柔美的陽光,帶著微風和清涼的雨,戀愛中的雙眼將大自然的一切都蒙上了粉紅色,每一張圖都閃著愛的光輝。
2013年 冬 布拉格
2013年冬天,零下5度,我一個人跑去東歐,待了10天。
“爭取在天氣熱起來之前更新完此次中歐之行的游記和照片。維也納-布達佩斯-薩爾茨堡-巴德伊舍-哈兒施塔特-克魯姆洛夫-布拉格”
翻看當時的博客,看到我寫下這樣一句話。可是如今三年過去了,游記沒有完成。 那是我第一次獨自出遠門旅行,一個人自由在歐洲大陸行走的感覺,孤獨也美妙 。
一個單身上路的女孩子,有那種無牽無掛不顧一切的灑脫,也有晚上一個人回到旅店,對著鏡子看到因為很久不需要說話而微微粘在一起的雙唇,看到布達佩斯小酒館里每夜都去點一瓶啤酒的謝頂男子,也記得法蘭克福的家庭旅館里,快樂跳起雙人舞的胖胖夕陽夫婦。
那次旅行我拍了好多照片,每一張都無比喜歡,每一張都是嘔出了自己的靈魂。美泉宮里的鴿子,飛過茜茜公主的寢宮,也飛過曾經的少女懷春,最終落在我腳下,撲棱翅膀踩出一串雪花。它大概不知道啊,一個中國女孩子正站在它的身邊,也正在經歷著從女孩慢慢長大的過程,痛苦也甘甜。
成長里的陣痛,被異國的零下5度,永永遠遠地冰凍封存了。
2015年 夏 上海
2015年的夏天,我剛剛辭職成為了一個全職的攝影師,并擁有了自己的第一間工作室。
那種感覺,怎么形容呢,好像自己心里有一只小鳥終于飛了出來,撲棱著翅膀飛到半空,看什么都是那么新鮮。
“剝石榴和葡萄時滾落的顆粒,都被直接放進了嘴里。這樣一邊滿足地吃著一邊拍攝的照片,也充滿了“同享歡樂時光”的意味。這不是一個被搭建的布景,而是生活的一段真實截取。會有笑容親切的夫人坐在這個位子上,拿起茶杯飲茶,她的孩子坐在身邊拿著石榴剝進嘴里,并且喝玻璃杯里的葡萄汁。
我想拍的是生活,而不是布景。生活不是一張張構圖工整的照片,而是一段關于愛與相聚的感受。”
現在回看當時寫下的這些文字,都依然能夠感受到那種雀躍的心情,腦海中對于自己的人生充滿了幻想和干勁,于是拍下的圖片里,有著不顧一切的幸福光彩。
2016年 夏 廣州
2016年,我千里迢迢跑去廣州,見我的“餐具網友”吞吞夫婦。
“所以你看,餐桌從來就不是單獨的存在。
那些歲月里悲喜莫辨的往事、故人、坎坷和喜悅,都化在一場場酸甜苦辣里,一飲而盡。新人過門,孩子出生,親人故去,人世間的悲歡離合,沒有一場宴席不能概括的。
夾一塊紅燒肉結束一場恩怨,喝一杯葡萄酒展開一場戀情,添一碗白米飯托付一場終身,哪怕是離家在外的游子,回憶起家鄉,也大多唾液分泌多過眼淚,會想起老母親還有她的拿手菜,和舊情人的那碗深夜街頭的米粉。
在這張餐桌上,斟籌交錯,餐具換了又換,陪你用餐的人也歷經輪轉。連我們自己那顆安放在餐桌邊的心,也經過了事故,萌生了變化。”
在吞吞的廚房,我見識到了一個主婦對于家的用心。很多人問那集照片的菜肴是否來自餐廳,其實它們都來自一個廣州主婦的親手廚房。老公習慣吃素,弟弟無肉不歡,小妹口味清淡,客人喜歡甜口,夏天潮熱要梅豆去濕,干燥需要涼瓜降火,一個小廚房里妥妥貼貼把一家人的生活都安頓好了。如果你問我什么是生活的藝術,我覺得這就生活里最大的藝術。
生活從來就不是一張張構圖工整的照片,而是一段段關于愛與成長的相聚。我很想用一句話總結一個生活影像的秘籍交給大家,可是思前想后發現一言難盡。哪怕最簡單一張相片,要拿起來講,背后也都是一串有血有肉的故事。而這故事里,總有人生的悲歡離合、無可奈何和奮不顧身。記錄生活影像,記錄的從來就不是相片,而是生活本身。
如果你要我總結一句話的生活影像秘籍,那也許不是“挑選最昂貴的設備”,也不是“放大雙眼尋找最迷人的光線”,更不是“下載濾鏡給你的圖片增色”,而是“真真切切,把自己扔進生活里,好好感受。”
不要懼怕那些曾經因為孤獨而流著眼淚過來的夜晚,不要懼怕充滿未知的山一程水一程,不要懼怕朋友的離去或者人群的喧鬧,不要懼怕追尋夢想路上的荊棘與石子。用心去生活,去品嘗那些生命里的苦辣酸甜,哪怕是烈酒,也可以學著小小品一口,然后感受舌頭上鉆心的火辣,告訴自己“什么可以,什么不可以,什么要牢記,什么要忘記。”
幸福,哪有那么容易就能被記錄。沒有心的人,甚至一輩子都無法看見幸福,更別說記錄。幸福,也永遠不僅僅是錦衣華服、甜言蜜語的泡沫,她蘊藏在每個生活的角落里,蘊藏在辛勤的汗水中,蘊藏在包容的關懷里,蘊藏在風雨后的陽光里,更蘊藏在黑夜后的黎明中。
如果你問我,拍照有沒有捷徑?
我會說,拍照也許沒有什么捷徑,唯一的秘訣就是好好去生活。
以上內容均節選自《幸福照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