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是我去年去臺灣旅游用佳能6D和理光GR拍的部分掃街片,用達芬奇調色后期思路做了調整。
先來說說我對于達芬奇調色后期的理解,達芬奇調色本身是多應用在電影的后期當中,原理我稍微研究一下了(說的不對的地方,大神勿噴)。將一張圖最大程度的找回高光,暗部細節,控制顏色飽和度。利用3dlut文件重新對其高光、中間調、暗部進行二次著色處理。3dlut本質就是大家普遍認識的預設。
在PS中調用3Dlut文件的步驟很簡單,老三步,將raw格式的圖片轉成log文件,進入ps用顏色查找套用3dlut。到這里就結束了嗎?當然沒有。千萬不要有一鍵后期的錯誤思想,如果后期真的可以這么省事,修圖師們早就下崗了。具體的log和3dlut的導入,我這里就不贅述,給大家準備的資源包中會有詳細的講解。我這里說一個問題,假如找不到合適機型的log文件,怎么辦?
比如,上文的最后兩張圖我是用理光GR拍的,沒有log文件,一樣做。方法其實很簡單,如果你善于觀察總結你會發現套用log預置文件后,片子會變的很灰很平,像下圖這樣:
其實log文件并沒有把所有細節找回來,它還是保持了照片的一些對比度,看下我沒有通過log文件自轉后的圖:
有一些HDR的感覺,但是總體也是“灰、平”,甚至比log更灰,看下我的調整思路。
基礎調整中高光、白色-100,陰影、黑色+100,用自然飽和度和HSL將圖中的大部分顏色藏進畫面中,曲線進行二次加灰處理。(這里我個人的經驗是,如果對自己的后期有一定信心,約灰約好,你調整的空間會更大。但是如果缺乏經驗,在基礎調整中100的值稍微回復一點也沒有關系)
好,到這里,不管是利用log預置文件還是手動轉,已經完成了從raw到log的轉化。下一步,套用3dlut處理。下面的圖跟上圖不一樣,我挑了一張我很喜歡的一張用理光GR拍的圖作為調色詳解圖。同時,配合我那天錄制的視頻,配合講解,可能更容易懂一些。
先上對比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