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看效果圖
動效分解
首先我們來分析一下這個動效的構成:
1.抖音動效
2.故障動效
3.轉場
4.一些細節
準備工作
掏出自己的個人logo
準備一個背景。我比較喜歡在ps里做好了導入到AE里。
ok,導入,開工!
抖音部分
把logo拖入背景合成里(psd文件默認有一個合成)并復制3次,分別做上RGB的命名后綴,并分別填充R G B 這三色。
看到這里是不是覺得步驟有點眼熟了,在ps里 做 抖音風的海報,也需要將目標復制3次,圖層樣式里,單獨勾選通道RGB,讓然后將紅色通道的圖層偏移一下,然后就形成了抖音效果。
那么在AE怎么做出ps里的效果呢?
我們將RGB這三個圖層選中,把模式選成"屏幕"。是不是很神奇。
那么,怎么讓這個抖音效果動起來呢。這時候需要用到wiggle表達式
按住 alt鍵 用鼠標左鍵點擊 位置的這個秒表。 右側的時間軸里出現了一個輸入框,輸入wiggle(5,10)
注意在寫表達式的時候一定是英文小寫,不然會報錯。
wiggle表達式:讓目標隨機抖動。
表達式中的第一個數字代表每秒抖動的次數,第二個數字則代表抖動的像素。所以在位置的參數中加入表達式wiggle(5,10)就意味著每秒抖動5次,每次抖動10個像素。
ok,那么抖音這部分完結。選中這三個圖層,shift+ctrl+c 預合成。
故障部分
故障效果再分解一下 是:噪波效果+置換圖
噪波效果:
ctrl+Y新建背景圖層--效果--雜色和顆粒--分形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