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剛晉升為奶爸(我的可愛公主約六個月大)的漫畫家,我對畫嬰兒和兒童有了全新的認識,也想分享給更多人。
首先,你要知道,畫嬰兒、小孩、青年人或成年人,他們之間的差距和解剖學比例是息息相關的。但在卡通繪畫中,并不是只有遵循那些理論才能畫出你要的人物角色。人在生命的各個階段都會表現處特定的行為舉止,這些能夠讓你的人物角色變得更生動、更具吸引力。今天,我要給大家講述如何畫出一個可愛的小baby,繪畫的秘訣是什么?一起來看吧。
需要注意的是,一個成年人(18歲以上)大約有八頭身。看看下面的圖片:
從這些比例我們可以清楚的知道手臂的比例是多少或者腿部應該從哪開始等等。當你把繪畫轉變成漫畫風格時,夸張而強烈的畫風會讓這些比例不那么準確,怎么辦?這里,有些小技巧也許能幫到你。
大多數人眼中,漫畫中的比例似乎顯得非常復雜!那我想給你的第一條建議就是,試著畫一個松散的圖形,然后再往里添加對于該人物來說必要的特征。但,重中之重,我希望你盡可能多的練習速寫技巧,這樣你不管什么時候想畫一個角色都不用擔心線條不準,顫抖著畫出一條一條的參考線這種事情真的很無聊,所以,勤動手真的很重要。有人說,比例仍然是一個極為重要的指導原則,(即使它只適用于自己設計的特定環境中)。我們來看看下面的圖片:
主要年齡段之間的比例比較:小孩,青年和成年人
正如您可以看到的,很容易去通過衡量比例的方法規范出每個年齡的不同特征。請注意,你越長大,你的頭保持在相同的尺寸,但是你的腿會變長,你的胸部會變得更寬闊,你的脖子會變得更粗壯。在漫畫中,小孩子可以比成人有更大的頭。肩膀幾乎和他們的頭保持相同的寬度,腿差不多和手臂一樣長。
在創作這條路上我學習了很多原則(特別管用!),也總結了幾點,接下來我們就一起研究一下繪制卡通兒童需要的核心特征吧。
繪制兒童的基本輪廓
圓臉和小下巴。我所學到的最重要的技能之一就是當你繪制一個兒童頭部時,頭部應該大一點并少一些棱角。也就是說頭骨相對于成年人來說很少顯露出來。注意下面的圖片:
另外。你需要知道的是下巴和臉部的聯系:小孩遠沒有成年人的突出,而且幾乎是看不到的。這是因為兒童的下巴還沒有發育完全,因此比成年人的要小。這個技巧能讓臉部看起來更圓潤,讓臉頰更突出。
很大,很大的額頭!
如果你在網上任意搜索一個孩子的頭部X光片影像,你就會發現,與下巴比起來,小孩子的額頭有多大!如下圖,小孩子的額頭應該比成年人的額頭更突出。我們來看一下這張剖面視圖:
因為孩子有更大的額頭,他們的眼睛通常被定位在一個成年人眼睛高度的假想線之下。
會說話的雙眼……
靈活運用雙眼之間的空隙!這大概是嬰兒最顯著的特征(下面會有更多闡述),不僅僅是在漫畫中,兒童不論是在哪個年齡段似乎都有更寬的眼距。這條不算繪畫原則,就是一點小經驗,用了這個方法,你會發現畫出的小孩會更生動些。
需要銘記于心的是這些理念需要根據你的繪畫風格、文化背景等進行相應的變化。如果你想尋找一些能讓觀者立即識別的捷徑,這些小技巧很管用。
大耳朵小鼻子
年長的人通常都有大大的耳朵和鼻子,在漫畫風格中,這些特征會被再次強調,雖然并不完全與現實相符,但它能帶給我們一種更強的視覺樂趣。兒童有一個普遍的特征就是耳朵很大而且是向前生長的,但他們的鼻子很小。這個技巧幾乎在漫畫家中得到了廣泛的認同。
這些僅僅是觀察自然狀態下成長的兒童所表現出來的特征并將它藝術化,但兒童依然在成長,不同人在不同時期又會在身高、骨骼、體型方面有所不同。直到他們變成了青年、成年階段,大多數人物特征的差異化就會更明顯了,那此時我們需要掌握以下這些特征來突出人物特點。
濃密的頭發
另一個被廣泛運用的技巧就是在漫畫繪制中要會操控發型及頭發的輪廓大小。這又是一個被漫畫圈認可的理念,兒童應該畫上更濃密的頭發,通常要給他搭配一款與他生活方式相匹配的發型,并且在上面加上一點動感。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頭發會脫落。在孩童時代,兒童總是有一頭濃密的頭發,
也有人會因為叛逆而留很酷的劉海。
頭發的繪制是一個外延話題。同樣的,頭發需要根據不用的種族、文化以及生活特征作出相應的調整。一些漫畫家喜歡加上一些細節線條以表現人物的發型,而另一些畫家喜歡在頭的周圍畫上主體輪廓。當然什么樣的風格還是由你自己決定。
身體輪廓
我之前的教程說過,漫畫的身體輪廓需要遵循一個叫“梨狀軀體”的原則。人物的塑造是否成功還要看在繪制這些圓潤身軀時你的藝術表現能力好不好。
人類身體從出生到成人發生了劇烈的變化,小嬰兒,尤其是剛出生的嬰兒與我們習慣的認知還是非常不一樣的:他們沒有脖子,他們的頭很大,他們沒有牙齒并且他們的手和腳幾乎是一樣大。
只有一顆牙齒的兒童
需要注意的是,柔軟和稚嫩是嬰兒時期最主要的特征,嬰兒會爬行,他們不知道如何站立,他們不會獨自吃飯,不能去浴室,他們基本是依賴成年人,因此,在處理漫畫人物時,沒有什么可以阻止我們繪制出夸張的表情或者創造一些失真的情節。
看起來壞壞的……他在謀劃什么呢?
寶寶身上會有很多褶皺,簡單的說這是因為他們比成年人有更多的皮膚附著在骨頭上,這使得他們顯得胖乎乎的非常可愛(皮膚又有點皺),當繪制嬰兒的時候,盡量用圓滑的線條來替代直線。
雖然現實生活中的嬰兒眼睛很小,總是半閉,但在卡通里他們的眼睛卻非常碩大傳神,這樣才能和他們的大腦袋相協調。這種技法可以使任何角色變得可愛(或變得萌萌噠),所以這更像是一種繪畫風格和品位而不是規則。
當你越來越多地使用不同方式塑造人物個性時,你的作品就會越來越有效率和多樣化。因此,你需要在角色和角色之間制造一些微妙的不同,即使他們年紀相仿。
服裝 行為和個性
服裝不僅是人物必不可少的物品(或裝備),而且還是彰顯人物個性特征的標志,你要確保人物服裝是符合他的個性的。
卡通人物的夸張獨特之處:小男孩經常穿大鞋,而乖乖女的腳通常很小
進階
與成年人不同的是,年齡較大的兒童,尤其是青少年,正處于自我意識的發展階段。他們總是試圖在世界上找到自己的位置,他們喜歡測試自己的人氣(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家里),他們希望被社會群體所接受(無論是在真實還是虛擬的世界),他們的個性基本上分為:外向,內向和叛逆。這是在童年與成年之間的正常過渡過程,過渡期后勢必會造成生理和社會地位上的嚴重變化。
通過觀察,你可以發現這些孩子在平時生活中的表現:他們平時最喜歡穿哪種風格的衣服?他們正在聽什么類型的音樂?他們屬于哪個團體?不同性別的顯著差異是什么?這個過程也包括文化和用于時代對比的分析。
如今我們擁有面向兒童和青少年用具、裝飾品的廣闊產品市場,而在過去,情況就不一樣了,兒童普遍穿著成人的衣服(看看你爺爺奶奶、曾祖父母的老照片就知道了)。因此,我們堅信刻畫兒童應該包含著對你所處時代情況的調研。這將區分出你是一個專業人士,抑或只是一個興趣愛好者,一定要相信這一點。)
嘗試用你自己的圖畫講一個故事:故事的主角是誰,你可以不用任何文本向其他人講述這個故事嗎?
太棒了,你已經獲得了很多想法
最終的思考
當描畫孩童成為讓時光倒流再次變成他們的好方法時,想要使筆下的孩子們擁有吸引力,則需要不斷的練習、時間和觀察。要注意到他們的身體如何對外部刺激做出反應,他們如何表達情緒,以及他們是如何以不同的方式看待這個世界:無邪,真摯而又熱烈。這才是最大的秘密。
作為結語,你需要把文章開頭提到的身形比例存在腦子里,你不必循規蹈矩的按照規則來,但是大腦會隨時提醒你注意人體比例,這會使你的角色不再機械化,更為流暢。記住,小盆友們都是小短腿兒,腦袋跟肩膀一樣寬,大前額,小下巴,以及超級短的小脖砸。如果你能遵循這些規則,那么你已經走在創作自己小可愛們的正確道路上了。Have fun!
本期翻譯:Ckz 、韓小乖 、G 、櫻RR 、利萬物而不爭、超飛、樓蘭舞踏鞭、Vanilla、小米、任拽拽、Seagra
配圖校對:Seagra、姜小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