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這個示例比較大一些,也許網速較慢的話要多等一會兒,希望大家耐心一些。
這一節,我們將利用前面一章中講到的遮罩技術,來實現上面示例中的文字的電影序幕效果。這個效果實現起來很簡單,等大家和我一起做完了,就知道為什么能產生這樣的效果了。
先看看效果圖
先新建一個文件。把背景設置為黑色,大小為400X300px。
選擇矩形工具,去除邊線,點參數修改器中填充色按鈕,進入顏色設置面板,選Gradient漸進色標簽,選中黑白線性漸進色,按New按鈕新建一個顏色,連續兩次把黑色的指針井(Pointer well)拖到漸進色定義條中生成兩個新的指針,并將顏色設置為下圖中所示:
顏色設置好以后,用鼠標拉出一個矩形來,覆蓋住整個電影背景,如下圖左所示。用顏料桶工具的把顏色方向調節到如下圖右所示,怎么調節不用我多說了吧,忘記怎么做的話再看一下前面的章節。以下顯示均縮小50%。
做好以后,把這一層隱藏起來,以免影響我們下面的操作。
新建一個層用于文字。用隸書24號字,什么顏色都可以,只要與背景顏色區分開就行。用適當的行寬寫上一段話,例如大家在上面的示例中看到的那段文字。這一段文字的長短無所謂,寫好以后恢復顯示剛才隱藏的那一層,然后把文字拖到下圖左所示位置,按F8鍵把它轉換為圖形類圖符。
因為要求動畫的速度很慢,所以我們在第380幀按F6新建關鍵幀,并用方向鍵把文字向上移動到如上圖右所示位置。(注意,要想減慢動畫的速度有兩種方法,一種用減少每秒播放的幀數(fps),另一種是增大總播放幀數。但是減少每秒播放的幀數會導致動畫在連續播放時產生跳躍現象,如果想要獲得平滑的動畫效果,最好還是增大總播放幀數。)在第1幀設置運動漸變。同樣,在下面層的第380幀按F5鍵保持該層第1關鍵幀的內容。
下面我們在文字所在層上點鼠標右鍵,在彈出的菜單中選Mask,把這一層變為遮罩層。奇怪嗎?用文字做遮罩層?等一下你就明白了。按Ctrl-Enter預覽動畫,發現真的實現了電影的序幕效果,現在相信了吧。
想一想為什么用上面的方法就可以實現這個效果呢?那是因為所謂遮罩技術,就是在遮罩層的對象輪廓的范圍內顯示被遮罩層上的內容。這樣在遮罩層的對象移動(這里是文字向上移動)時,被遮罩層里的內容(這里是漸進色)就透過遮罩層里文字輪廓顯示出來了,表現為由黑變白再變黑,因為背景是黑色的,所以開始文字隱藏,然后逐漸顯現,最后再慢慢消失,于是就得到了這種淡入淡出的效果。
現在覺得這個示例一點也不難做了吧。不過如果我們想讓其中的某一些文字顯示出別的顏色,同時也和其它文字具有同樣的效果,這時該怎么做呢?象上面示例中“新閃光時代”這五個字是用淡黃色顯示的,大家能看出是如何實現的嗎?
答案也很簡單,就是為這幾個字再用一次遮罩技術,具體操作如下:
再新建一個層,用文字工具寫上“新閃光時代”五個字,這五個字最好和剛才的那些文字具有相同的字體和字號。按Ctrl-L打開圖庫窗口,編輯我們剛才轉換成的圖符,用五個空格代替“新閃光時代”這五個字�;氐街鲌鼍爸�,在第1幀把新建層上的“新閃光時代”這五個字移到剛才用空格填充的位置上,如下左圖所示。同樣,在第380幀新建關鍵幀,再把這五個字向上移動到剛才同樣的相對位置上。然后在第1幀上設置運動漸變。
再新建一個層放這五個字的漸進色,把這一層拖到這五個字所在層的下面。還選矩形工具設置填充顏色,和剛才一樣,進入漸進色設置面板后,選擇剛才我們新建的顏色,按New按鈕再生成一個新的顏色,把漸進色定義條中間的兩個白色指針改成如右圖所示的顏色即可:
用這個顏色我們在“新閃光時代”這五個字的必經之路上拉出一個矩形來,如上右圖所示,仍要用顏料桶工具的調整顏色方向。
現在我們把“新閃光時代”這幾個字所在的層設為遮罩層,再在下面被遮罩層的第380幀按下F5鍵就可以了。觀察一下效果,現在這幾個文字不僅以另外一種顏色顯示出來了,而且也有很好的電影序幕效果。當然大家也可以在實踐的過程中把用作被遮罩層的漸進色設置成為其它顏色之間的漸進色,不同方向的漸進色甚至五彩繽紛的彩虹色等等,以實現不同的效果。
先看看效果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