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機土衛六
土衛六泰坦星有著液態甲烷和乙烷的海洋和湖泊。
這是太陽系唯一一個擁有濃厚大氣層的衛星,因此被高度懷疑有生命體的存在,科學家也推測大氣中的甲烷可能是生命體的基礎。土衛六可以被視為一個時光機器,有助我們了解地球最初期的情況,揭開地球生物如何誕生之謎。當然,濃厚的大氣加上相當低的表面重力令登陸和起飛更容易。
谷神星
谷神星,是小行星帶中最大的天體,直徑約為950公里。
研究人員推測,谷神星上水蒸氣冒出的具體原因可能有兩個:一是太陽照射使谷神星表面的冰被迅速加熱所致,二是谷神星內部仍有能量。科學家推測可能擁有液態水的海洋。
我們的家
對,這是你家,保護好我們這顆綠色的星球,這樣不用穿宇航服就能愉快地呆著。
附贈去年“系外行星旅游局”的創作:
開普勒-16b是由美國宇航局開普勒探測器觀測到一顆巨大行星環繞一對恒星,這一顆環繞兩顆恒星運行的行星,這意味著它將像塔圖因行星(《星球大戰四部曲:曙光乍現》中,盧克天行者所居住的虛擬行星)一樣,天空中出現兩顆太陽。
開普勒-186f不僅大小與地球相似,而且與所環繞的恒星距離也剛剛好,使其地表有可能存在液態水。這顆行星的各種特性,使其可能擁有與地球相似的特征。它是其恒星星系中最外圍的一顆行星,處于宜居區的邊緣,這意味著其表面溫度可能過低,水有可能結冰。所以不意味著它就真的適于居住。
“感受HD 40307g星球的重力”,這顆行星體積是地球的兩倍,橫跨在“超級地球”和“迷你海王星”之間,科學家尚不能確定表面是否有巖石或埋在厚厚的氣體和冰之間。有一點是肯定的:八次地球的質量,它的引力是大得多的。
2013年10月,用直接成像的方式PSO j318.5-22一類被稱為“小淘氣”的特別行星被捕捉到,他們自由浮動、獨自徘徊在星系里,且沒有圍繞任何母星運行。雖然不知道他們是如何出現,但科學家分析認為他們可能是失敗的恒星或是來自兩個星球遭遇后噴射出的非常年輕的系統。這些“小淘氣”行星從他們的形成的熱量中發出微弱的光芒。一旦冷靜下來,他們將在黑暗中跳舞。
1995年,科學家發現了系外行星51 Pegasi B,這永遠改變了我們對宇宙和自身所處環境的認知。
NASA的一位發言人說:“想象是通向未來的窗戶,身在NASA的我們正努力把對于未來的想象變成現實。當你看著這些想象中的旅游目的地畫面時,你要深信你可能就是構筑未來的建筑師。”
如果你已經為這些海報著迷,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JPL)網站(www.jpl.nasa.gov/visions-of-the-future)可以下載到這些高清復古海報,Invisible Creature也提供紙質購買,單張40美元,但有的已經售罄,喜歡的可以下載下來,自己打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