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效果圖
這個教程是針對筆觸來描述的,如同概念設計的原理一般,不做詳細具體的刻畫,但是要簡單明了。然而,繪畫中基本的造型能力和色彩感覺還是需要一些經驗的,也可以參考一些照片,做些臨摹,在的練習中來提升自己的色彩和造型能力。大家可以把自己喜歡的相片,或者心儀女孩子的相片,都拿出來,畫一畫。話不多說,現在開始:
一、建線稿大型
首先,畫之前腦海里最好有一個大概的印象,然后創建一個背景,深灰色打底的背景,讓后新建一個空白圖層,在上面把基本形態勾勒出來。
注意技巧:畫面的動態需要特別注意,紅色的線表示重點關注的動態,頭頸肩的關系非常的重要,還有眼線,嘴角線,以及一些結構上的透視,可以比較粗糙,因為這個只是鋪色塊用的輔助線,到你熟悉結構了,就可以直接用色塊來表示結構和明暗。如圖(1)所示:
二、筆刷的選擇
在畫色塊之前,先選擇自己的畫筆,我使用的是wacom intuos4筆刷,此畫中我會一直使用這一種筆刷,這樣筆的層次會容易把握,如果感應小,就需要很大的力氣,長期畫就會比較辛苦。具體的繪畫要按照個人習慣而定。
注意技巧:注意調整好筆的力度感應,最好是把感應調得敏感一些,不過在繪畫過程中要不斷調整畫筆的大小。筆刷如圖(2)所示:
三、用色塊調整整體關系
根據之前的線稿,用色塊鋪出大體感覺,一定要用大筆刷,重點在于大體關系,畫得要少,要概括,如果畫錯了要及時撤銷,我這里第一階段大約畫了20筆,只重點調節色彩和明暗。注意白色T恤實際上只有兩個顏色。然后對外形進行修補,同時添加一些關鍵結構和強調一下明暗。
注意技巧:筆觸一定要擺出來,盡量多嘗試;在修型的過程中,會用到橡皮檫,用它要和畫筆工具里的筆刷一樣,擦,同樣也是在刻畫;同時注意調整畫筆的大小和輕重。如圖(3)所示:
四、色塊的處理
接下來的是不斷的擺出筆刷來,表達色彩和明暗,以及不同物體、不同材質之間的色彩和結構關系。我比較習慣從臉部開始刻畫,特別圍繞五官的位置展開,暗部的色彩偏紫色,亮部是黃色,因為黃色和紫色是對比色,看起來會比較鮮亮。白色衣服有點偏藍色,因為在皮膚中我們使用了橙色,它們之間也是對比色。
注意技巧:在繪畫的時候注意縮小圖像不斷的觀察,不要去摳細節,比如手指什么的可以放到后面考慮;注意刻畫的時候,可以不完全蓋掉之前的筆刷,同時注意輕重,筆觸與筆觸之間的銜接和疊加會產生很多有意思的情況。將色塊處理得像補丁一樣,如圖(4)所示:
五、羽化與模糊
使用選取工具中的套索工具,再把需要把筆觸間銜接的地方選好,讓后點擊右鍵,羽化選取邊緣,羽化的大小可以根據自己選擇區域的大小來設定,太大會什么都選不到,適當即可,讓后在“濾鏡”菜單里選擇“模糊”——“高斯模糊”,設置適當的模糊強度數值。可以看到色塊之間的色彩開始融合邊緣也柔和了。
注意技巧:需要注意羽化模糊處理的步驟是:1.過渡層,2.中間色,3.固有色層。
圖(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