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口
入口空間是整個空間形成第一印象的地方,我將管道設計在此處,前臺和衣櫥門板都使用了高光材質。在進門角度利用材質特性,在樓梯對面的短墻上用反射材質做了對應的Logo,而不是生硬地做一個Logo墻。(圖06)
圖06
玻璃會議室
這是一個需要滿足8個人同時會議、尺度上足夠舒適的會議室,要把這么大一個盒子放在兩個空間之間又不顯得壓抑,我們使用了更加通透的玻璃材質,黑色的頂和地面將會議室和大空間區別開。這是大家匯報或討論方案的地方,沒有必要遮掩視線,不需要另外懸掛百葉或窗簾。墻體采用雙層玻璃,相隔150mm,雙層玻璃的反射在燈光下產生有趣的視覺效果,比單層玻璃更加豐富。(圖07、圖08)
圖07
圖08
工作區
會議室的后面,設計了一面發光書架,方便在這里工作的設計師拿取書籍和數據。由于會議室的嵌入,這里形成了一個有趣的L型空間,為開放空間創造了一定的私密感。
設計師愛交流,但是有時也會有那么點孤僻的神經質,因此對面無人的位子擺放方式也許更讓他們感到舒服不受打擾。
設計師不應該只依賴于計算機,手繪對于交流也十分重要,因此桌面面積不應過小,而應該有足夠的寬度。桌子的桌腿是存放圖紙的地方,這樣桌面上就不再亂糟糟了。(圖09)
圖09
樓梯下方
設計要求中特別強調樓梯位置和形式不可更改,這是一個不算矮的單跑樓梯,在我們對墻體不清楚的情況下,懸挑的踏步雖然美觀,但是有些讓人擔驚受怕,尤其是踏步間的空隙讓畏高的人在上行時會感到很忐忑。于是我們用了鋼質樓梯,這種薄型的鋼材祛除了笨重的感覺,讓樓梯本身顯得更輕巧。(圖10)
圖10